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调结构让贵州农民从“有粮吃”到“有钱赚”

2019-11-16 06: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新华社贵阳11月13日电(记者施钱贵)刚刚收完玉米和秸秆,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敬南镇巴布村的石山地里,密密麻麻的石头又露出来了。而村里一片约300亩的土地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刚种下一年的桑树枝叶茂盛,很少看到裸露的石头。  

  从贵州省社科院派到巴布村扶贫的博士后陈加友告诉记者,巴布村地处石漠化集中连片地区,当地很多山上植被稀少,如何治理石漠化成为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经过详细调查研究,陈加友提出在巴布村发展桑蚕产业,以易存活、经济效益好的桑树替代玉米,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桑树种一次能管二三十年,而且根系非常发达,是治理石漠化的理想树种。”他说。

  今年,巴布村村民谭志方种了桑苗,收桑叶2200斤。“明年有望收6000斤桑叶,种桑树比种玉米强。”谭志方说,村里的合作社承诺收购桑叶和蚕茧,蚕茧的保底收购价是18元/斤,每亩土地产值6000元左右。

  贵州92.5%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过去以种植玉米、水稻、土豆等粮食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当地大力发展特色水果、蔬菜、食用菌等扶贫产业,农业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2018年,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加速期,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保护办法》等文件。

  据统计,贵州省共有500亩以上坝区1725个,涉及86个县(市、区)、854个乡镇、4700个村,其种植土地面积488.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2%,平均每个坝区种植面积为2832亩。

  记者近日在毕节市赫章县松林坡乡香葱基地看到,地里的香葱长势正盛,村民们忙着拔葱、洗葱、打包、装车。得益于小香葱产业的发展,当地不少群众不再种植廉价的玉米、土豆等农作物。

  “香葱每年可种三季,每季每亩产2500公斤,按照平均每公斤4元计算,每亩年产值达3万元。”香葱基地负责人周礼贵说,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种植香葱,群众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近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剑荣菌业有限公司的食用菌恒温种植基地,菌棒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杏鲍菇。

  “除了可以在基地务工外,公司还为老百姓提供菌棒、菌种,指导群众在林下发展黑木耳。”公司董事长陈荣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劳动力可以管护一万棒林下黑木耳,除去成本,一棒一年有1.5万元的收入。

  剑河县副县长谭弘恩介绍,当地已形成菌棒生产、食用菌种植、深加工等产业链。2017年,剑河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了和其他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区别开,我们主要发展黑皮鸡枞、杏鲍菇等中高端食用菌。”他说。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