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改变了舆论生态,也给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网络时代,如何应对新挑战?如何把控和突破新闻舆论工作的难点?本文将结合实例,归纳提炼应对舆情、突破难点的实用策略。
关键词:新闻舆论工作;把控难点;突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8.0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57.7%,手机网民占比 98.3%,达到 7.88 亿。互联网的高覆盖,智能手机的高普及,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使随时拍随时发、实时分享实时互动成为潮流。在“人人都是摄影师、个个都是传播者”的大网络时代,一些片面信息和根据这些片面信息进行分析、猜测的内容在网络间大规模快速传递,很容易迅速形成热点和负面舆情,如何有效应对大网络时代这种多发、不确定的舆情?如何用好大网络优势正确引导舆论?厘清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把控难点,从“时度效”方面重点突破是明智之举。
一、大网络时代舆情的特点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公众对同一中介性事件、社会现象、问题等产生和持有的情感、态度、意见、情绪和信念的总和。在大网络时代,舆情有三大特点:
(一)多在网络传播中产生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使随手拍、随时发成为时尚,每天人们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一些有特色的东西都会以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视频、一段段文字等形式,通过普通人的手机或其它设备上传至网络与朋友、网友分享,而那些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官员腐败、以强欺弱等敏感话题以及关爱救助弱势群体等张显时代精神方面的内容,更容易受到关注,引起共鸣,形成热点,引发舆情。网络在舆情引爆、舆论扩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传播快、观点多、影响广
一对一的传递、一对多的群发、多对多的互动,网络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允许以网名、昵称等非完全实名的形式,让网民充分表达、分享自己的情感、态度、意见、观点。大网络环境下,信息发布、观点传递的便捷和自由,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浏览者、评论者、转载者,这使得人们对当下出现的一些现象、问题可以随时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舆情形成和传播的速度之快、承载观点之多、覆盖范围之广、产生影响之大超乎想象。
(三)大众需要权威舆情解读和正确引导
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一些看似很有道理的片面“真相”很容易混淆视听,产生错误的观点和舆论;一些情绪化、非理性的言论,通过相互感染,很可能发展成为大的负面舆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散播谣言,不知情的人不加判断盲目转发,很容易引起矛盾、引发事端。大网络时代,大众需要自由表达,需要了解真相,需要了解主流观点,更需要权威舆情解读和正确引导,这就要求在大众心目中具有公信力的新闻媒体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二、大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把控难点
我们要用开放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互联网给人们生活、社会进步带来的变化。大网络时代,一些小的社会矛盾、社会舆情事件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裂变、发酵,更容易转化为大型舆情事件,甚至是负面舆情事件,而及时处置这些舆情事件并给予正确舆论引导,对解决现实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媒体来说,及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责任重大,难点把控尤其重要。
(一)舆情随时可能发生,且难预测
大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微信等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信息,网上传播具有明显的移动化、社交化、图文化、视频化的特点,那些有图有真相的热点话题和事件在“网上”快速链接转发,并与“网下”事态互相影响、互相支撑,很容易迅速引暴舆情,加上网民的各种“人肉搜索”,使得舆情态势复杂难控,很难预测。
(二)“放大传播效应”明显,易被炒作
大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图片、视频不仅传播快,而且经常会被截图、截屏,圈出重点进行放大,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很容易吸引眼球,形成热点,产生舆情。当负面舆情出现时,没能及时澄清事实,处置措施不到位,或者处置舆情的人举止不当、言辞不当等,就更容易被人圈圈点点、放大传播,会使舆情进一步扩大,甚至引发新舆情。
(三)假消息和片面信息混淆视听,后果严重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