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即使“芸知道”仍会被光留下
近日,披着软科幻外衣,却道尽中年爱情疲软的《被光抓走的人》,和以真实个人情感故事为基础,自带“中年滤镜”的爱情童话《只有芸知道》先后登陆院线。将两片并置而观,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重新审视生活、洞察爱情。当时光走过,我们对于爱情的诠释、信仰与体悟变了吗?
“爱人得绝症”为何总能畅销?
如果时光倒流40年,女明星杨采钰很有可能会因为她与山口百惠外表的相似而被宣传为“小百惠”。当年,山口百惠告别影坛时不过21岁,却已经演过几十部电影。虽然我们挑剔一个少女的演技有些刻薄,但在市场运作下她的确被严重类型化了,演的大多是一些纯洁无瑕但命运多舛,令人心生保护欲的角色。比如中国五十岁以上观众最熟悉的《血疑》——它堪称亚洲绝症少女剧集的滥觞——所谓绝症者,绝不能是那种出现溃烂、崩坏之类的常见病症,完美女主角是自始至终都要保持着一个美丽的姿势的,无论外在还是内在。我猜想她的引退也有这种童话演得太多了,有点恐慌的缘故——当然那个年代的明星自我要求要比现在高得多,要知道她已经演过好几部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的文学改编——至于她是否嫁给了另一个童话,却多半不是观众所假想的那样。
为什么这种爱情故事畅销不衰呢?表面上有两个原因。首先,从文艺创作本身来看,越是成功的爱情结局越是悲剧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甚至泰坦尼克号。其次,这可能得小点儿声说:我们这些有情众生的心识就是这样运作的——当我们的伴侣得了绝症,那种“爱我一万年”的灵魂拷问与精神捆绑反而释然了,更自然、更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去付出我们的陪伴、关怀,以及爱。
老套路这一次为什么失灵?
当然遵循这个原则未必就能总是成功。杨采钰在冯小刚的新片《只有芸知道》中所扮演的,不正是这样一个绝症少女么——影片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虽然故事讲的是45岁的中年人爱情,却最终还是成了一个爱情童话。
杨采钰在导演的滤镜下足够“纯洁少女”,留着精心修饰的胡茬儿的黄轩则更像是新西兰户外旅游广告的代言人——导演过滤掉了中年男女生活里的柴米油盐(这一对开饭馆的夫妻甚少人间烟火气息),留给观众的是天堂一般零污染的南半球小镇,迪士尼电影中天使一般的小镇居民,以及抽离掉生活的矛盾后呈现的“纯爱”:天荒地老不了情,终于被绝症阻挡的夫妻之爱,和他们的“人狗情未了”。开头的“从前慢”再加上极光和蓝鲸,这非常像一部标准的浪漫爱情商业片。影片的目的显然是要“感动”我们,但可惜的是,这部影片还不如20年前导演的那部同样讲绝症爱人的《永失我爱》动人。
然而冯小刚并不是不善于拍摄中年男女情感的导演,20年前的《一声叹息》,甚至后来的《手机》都算得上国产电影中此类影片的佳作。我们要承认的是,描写中年人的婚姻生活,绝非要写成一地鸡毛才算“深刻”,用一颗柔软的、不加批判的心去看,去听,去感受有可能更具感染力,就好比埃里克·侯麦大多数的电影那样。但是,这对于任何导演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或许,这正是冯小刚的目标,他要表达那种真实的、纯粹的、平淡然而足够感人的爱。
可是,这个声称真实的故事为何并没有产生期待的那种平淡而接近自然的感动?或许因为一方面,它经过了导演或当事人的重重私人滤镜,已经很难说“真实”(例如那个最后的“秘密”,它的可疑几乎完全毁掉了这部电影);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私人家庭录影带都适合放大到大银幕上来,就这部电影而言,故事只属于当事人。因为很多的感动只对当事人而言才有意义,即便是电视寻亲栏目里的那些最感人的故事,放大到银幕上也未必成功。因为电影需要导演的再创作,用恰当的电影语言去表达。
“真爱”为什么会成为终极信仰?
其实,比起“感动”来,“启迪”更为重要。举个例子,同样和“家庭录影带”有关的《德州巴黎》,对于“中年之爱的秘密”这个问题,就是深具启发性的,能够成倍地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心灵升起包容和慈悲。
同期上映的《被光抓走的人》也是在“亲密关系”这个问题上做文章的。有趣的是,导演董润年还是冯小刚《老炮儿》的编剧。这部影片与《只有芸知道》是完全不同的路数,它是一部群戏,里面有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亲密关系。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