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六十年 壮美新广西)广西40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800余万
中新网南宁12月3日电 (钟建珊)“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100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267万人,全区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至5.7%。”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黄伟京3日在南宁市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当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图为广西平铝集团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 钟建珊 摄
黄伟京在会上介绍,至2017年,广西生产总值达2.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财政收入达2604.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499.11亿元,分别同比1958年翻了9.7番、9.1番、12.5番。培育形成食品、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10个千亿元产业,其中电子信息等9个产业超过两千亿元、食品产业突破四千亿元。现代特色农业优势凸显,全国60%以上的甘蔗、约50%的蚕茧、45%以上的木材产自广西,很多农林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甚至第一。
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贫困人口顺利实现脱贫。据广西官方数据,从2012年到2017年,广西全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0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8%降低到5.7%,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现场。 钟建珊 摄
黄伟京说,60年来,广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两路”(铁路、公路)“两水”(水运、水利)“两电”(煤电、核电)“两保”(民生保障、生态环保)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目前广西全区高铁营运里程1771公里,通达区内12个市和周边所有省份,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000公里,91%的县通高速公路;沿海和内河港口年吞吐能力分别达2.5亿吨、1.1亿吨,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超过2400万人次。
广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0.61%提高到2017年的49.2%,农村实现村村通水、通电、通硬化路、通广播电视、通网络信号。“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金字招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黄伟京说,2017年,广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是1978年的105.5倍和94倍。广西是民族自治区率先实现国家“两基”目标、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全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63年的60岁提高到2017年的77.03岁。
黄伟京表示,数十年来,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重大改革加快推进,发展动力活力全面激发。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务实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成功承办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一系列重大活动,“南宁渠道”影响力不断提升,开创中马“两国双园”等国际合作新模式,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交汇点作用更加凸显。2017年,广西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72.1亿美元,是1978年的212.4倍。
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广西先后制定(修订)实施12个自治县自治条例和25个单行条例、67件涉及民族事务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出台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设定“壮族三月三”为法定节假日,推动上百个传统民族节庆复兴,这有效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目前,广西全区有130多万个家庭由两个民族以上组成,2017年全区群众安全感达94.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何朝建说,60年来,广西大力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八桂文化。过去数十年,广西电影《刘三姐》风靡海内外,《印象·刘三姐》首开国内大型实景演出先河,《八桂大歌》《碧海丝路》等13部舞台精品荣获“文华奖”,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连续举办20届,文学桂军、漓江画派等迅速崛起,成为亮丽的文化名片。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兴安灵渠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壮族霜降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周光华表示,广西将举办成立60周年庆祝系列活动,包括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和群众文艺表演,举办成就展、文艺晚会、系列宣传活动、文体活动、系列慰问活动、一次表彰大会及办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等。(完)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