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喊打的蚊子或将成为治病良药
近日,国外媒体报道称,研究人员2011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几个地方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如今那些地方的登革热几乎绝迹;2016年研究人员在印度尼西亚日惹附近一片区域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菌的埃及伊蚊,那里的登革热迄今减少76%……
众所周知,蚊子是疾病的传播者,例如嗜人按蚊传播疟疾、中华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病、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等。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以物治物、以毒攻毒的科学研究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类蚊子身上。人们逐渐发现,这种烦人的昆虫似乎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有效杜绝蚊子带来的各种疾病的基础上,它们似乎还有其他用途。
事实上,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从未停止过对蚊子和蚊子病毒机理的深入研究。
两年前,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世界知名基因工程专家乔治·丘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预测说,未来基因工程可能在新领域内产生突破性进展。人类有机会消灭数种传染病,比如疟疾、莱姆病等,科学家可以使用基因手段,改变传播这类疾病的蚊虫的基因载体,进而达到目的。
一年多以前,国内有科学家发布消息称,蚊子唾液能够治疗血栓。他们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种新方法重新激活蚊子唾液中的抗凝血因子。研究人员解释说,当蚊子叮咬人畜时,会将一种叫做Anophelins的蛋白质注入宿主体内,让其血液更自由地流动。为了增强蚊子唾液的这一功效,科学家还在其中加入硫酸盐,促使其与Anophelins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增强了该蛋白质之间的静电力,使它们能更好地结合,完善凝血机制。
目前,这种改良的血液稀释剂只在老鼠身上试验过。科研人员称,如果它能在人类身上起作用,或许能帮助预防甚至治疗血栓,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一个四处传播病毒的生物体为何能够成为治病的良方?记者为此采访了内蒙古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材料学工程师张志刚,他解释说:“其实这并不稀奇,就好比动物的尿液直接用作肥料,会损害植物,但是改性之后,就会成为高效的有机肥一样。目前,科学界对蚊子的研究成果已经明确指向了多种疾病,特别是癌症。”
早在5年前,我国科学家就曾晒出研究成果:一种从海南岛蚊子身上找到的M1天然病毒,M1病毒可以将大鼠身上的胶质瘤溶解掉,也就是说,这种病毒可以杀死老鼠的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的细胞。基于这种病毒制备的新型溶瘤病毒有望成为新一代抗癌利器。
随后,课题组从近70种癌细胞中筛选出12种常见的癌细胞,包括全球病发率最高的肝癌、肠癌、膀胱癌、脑癌,以及胶质瘤和广东地区高发的鼻咽癌等进行实验。实验发现,M1病毒对体外培养的部分人类癌症细胞,抑制率高达90%;对肿瘤模型小鼠体内的癌细胞,抑制率达50%—60%。
“这一研究结果意味着,若新药成功研发,病人可以进行病毒溶瘤治疗,提升治疗效果。但是目前这种成果仍在实验阶段,一项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这也是很值得我们期待的。”张志刚表示。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科学家发现了通过疟原虫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多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的疟疾,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新方法。
相关链接
蚊子可灭,但不可灭绝
蚊虫叮咬的确惹人烦。眼下,驱蚊灭蚊的方法数不胜数,蚊香、电蚊拍、杀虫剂……张志刚表示:“诸多方法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灭蚊需求。但是,灭蚊并不代表希望蚊子彻底灭绝,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巨大的影响,当然也包括蚊子。”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有观点认为,地球生态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虽然蚊子分布广泛,但还不足以对整个生态圈造成致命打击。它不属于关键物种,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力也有限。
“我个人不赞同这样的说法,任何一个物种存在都有其意义,如果蚊子灭绝了,势必会在生态系统中产生蝴蝶效应,而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利用科学,将蚊子的害变为更多的利。”张志刚说。
【编辑:叶攀】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