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由1260条法条构成的《民法典》,新华社近日受权全文播发。这是一件涉及每个人的大事,新闻出版人概莫能外。
从新闻出版角度看,这部法典完全符合新闻伦理发展的理路,因为,新闻出版人及组织属于民事主体,其行为必然要与其他民事主体发生交集,这种交集的某些范畴可以用规约来调整,如,经过4次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人们现在应该意识到,仅靠这一准则是远远不够的,要尽快建立起与宪法精神一致的《民法典》中所蕴含的法治意识,先要做到新闻采访这种民事行为“合法”“不侵权”,然后才谈得上合理与尽责。这次公布的《民法典》人格权编第六章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关于这一条规定的司法解释尚未出台,但新闻学有责任作出学术解读,例如,什么行为叫“刺探”?何种方式可被称为“泄露”?只有做到理路清晰,才能保证行为合理,如果懵然不知、莽撞行事,今后会纠纷缠身。
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报道新闻媒介视野中的对象,《民法典》提供的内容属于刚性的法律标准,不容新闻出版从业人员根据其他标准予以报道、评论、传播。例如,《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七条明确规定,保护“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字号、姓名和名称的简称等”。注意了,网名也在其内,这种新出现的保护对象,如果新闻出版人不注意,那么很容易造成侵权,一旦被起诉,判断标准就不是你个人用其他理由辩解可以替代的。
梳理是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民法典》从新闻学角度做一次全面的梳理,这是一项很紧迫的工作。因为,仅从条文角度看,《民法典》人格权编共有六章,其中四章直接与新闻出版人的日常行为紧密相关,即第三章“姓名权和名称权”、第四章“肖像权”、第五章“名誉权和荣誉权”、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可以说,新闻出版界是与《民法典》相关性最强的行业之一。
说到底,新闻出版工作对象是人,服务对象是人,一旦侵权涉及的也是人。制定《民法典》的专家和凡读过《民法典》的人士都指出,这部《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从新闻出版学角度看,这种对人格权保护的飞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境界,制定了新的规制,当然也就内含了拓出更大发展场域的可能。毕竟,法律引导整个社会张扬和保护人格权,那么与之相关的精神文化产品,理应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需求,不论是量还是质,都必将会极大提高,这是可以预期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手机人民网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详细】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