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中小学生“减负三十条”,童年能“松绑”吗?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29日是2018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重磅文件:《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也被业内称作减负“三十条”。《通知》从学校、培训机构、家庭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规定,包括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坚决控制考试次数等。
面对中小学学业负担过重这一难解的老问题,九部门联合发力,能否给出新的解决方案?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多年来的老问题,此次九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明确并强化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等各方责任。
明确禁止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
《措施》首先明确的就是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学校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
细致规定书面家庭作业时间和小学阶段考试次数
关于作业问题,《措施》规定更加细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并且,规定了小学期间的考试次数,要求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
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
同时,《措施》再次给竞赛活动加上了“紧箍咒”: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评优、推优及竞赛活动。此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已经多次重申,竞赛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数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对学科类竞赛数量要大幅压缩;同时,要求各省也要认真制定区域内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把关,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活动。”
着力解决“三点半”问题 支持中小学普遍开展课后服务
有家长认为,此前的多次减负,其实是减掉了学校的任务,加重了家长负担。比如,小学三点半放学,孩子的接送和托管成了全国小学生家庭的巨大负担。在此次出台的《措施》中,明确规定要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学校要安排学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措施》并强调,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吕玉刚介绍,目前,教育部已经对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推动各地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努力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送孩子难题:“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已基本实现了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24个大城市总体上有近七成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地方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政策,支持中小学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切实解决好‘三点半’问题。”
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要求 严禁给学生“增负”
令当下学生家长苦恼的问题,除了课后“三点半”,就是参加课外培训班的巨大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许多学生走出了学校大门,紧接着又走进了培训班的大门,课业负担不减反增。此次《措施》也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要求,从依规登记诚信经营、严禁超标培训、严格教师聘用、严禁与升学挂钩、控制培训时间等5方面内容做出要求,重申严禁给学生“增负”。
其实,从今年2月以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正在开展为期1年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吕玉刚表示,要确保年底前完成校外培训机构的集中整改工作,希望使校外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要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巩固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反弹,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校外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加强对家庭教育引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措施》对家庭责任也作出了具体性的指导要求。《措施》指出,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或请家教给孩子增加过重课外负担,有损孩子身心健康。吕玉刚表示:“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将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希望在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确定合理的成长目标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