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座纪念馆。一种精神,一直在传承。
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工人,但是有着不普通的业绩。他是王进喜,在他生前工作过的大庆油田,有一座纪念馆为他拔地而起。
同样不曾被忘却的还有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有千千万万个“铁人”,一代接一代地为共和国加油、奋斗。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不仅是缅怀一位对共和国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工人,或是回首当年大庆油田工人在冰天雪地中战天斗地的不屈精神,更是想寻求一个答案:是什么样的国家培养了如此英雄般的石油工人?又是为什么一名中国工人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
暑假,正是旅游的高峰时间。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世纪大道和远望大街的交汇处,一个纪念馆里人头攒动。
其中,有老人,有孩子,有当地人,也有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游客。这个纪念馆几乎是所有来大庆旅游的人,“打卡”清单上的标配之一。
这里是“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我国第一个为纪念一位工人而创建的纪念馆。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来到这里,不仅仅是缅怀一位对共和国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工人,更是要回顾一下有着硬骨头的共和国产业工人战天斗地的不屈精神。
这是一座纪念历史的馆舍,更是一个行进中的“加油站”。
“我们纪念馆主体建筑外形为‘工人’二字的组合,鸟瞰呈‘工’字形,侧看为‘人’字形,象征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主体建筑高为47米,正门台阶共47级,寓意着铁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十几年来,每一位游客都是从讲解员的这段解说词开始拾阶而上,走进展馆。
“铁人”是谁?他有什么故事?为什么他的名字与共和国的发展联系得如此紧密?
“他可真是个‘铁人’啊”
在铁人纪念馆,有一张王进喜和老大娘一家人的合影,大娘姓赵,正是因为她的一句话,王进喜才有了“铁人”这个称号。
1960年3月,王进喜和他所在的1205钻井队的队员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创业。当时,没有住处,全队暂时分散住进了当地老乡家里,队长王进喜住进了赵大娘家里。
赵大娘当年60多岁,她们一家人都很喜欢这个勤奋的钻井工人。看到王进喜每天天不亮就连背带扛地出去干活,大娘很心疼,总是叮嘱他注意身体。
有一次,钻井用的钻机到达了现场,王进喜带领工人们老早就出去工作,赵大娘等到半夜,也没见他回来。第二天、第三天,还是没回来。原来,为了抢运钻机,早日开钻,王进喜带领工人吃住在井场,一连50多个小时没睡觉。
赵大娘从没见到过如此拼命干活的人:“他可真是个‘铁人’啊。”
有感而发的表达,却成了王进喜响当当的名号。
从此,“铁人”的称号从大娘家里传到了井队的干部职工中间,一直传到当时石油部的领导那里。石油部的领导也高度称赞王进喜,同时表示“井队所在地人民送给王进喜‘铁人’称号是个非常光荣的称号。”
1960年4月9日至11日,大庆石油会战总指挥部召开了油田技术座谈会。在这个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的号召。“铁人”的称号进一步传开。
林海瑛是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第一批解说员,从2006年开馆到现在,她已经无数次地讲过“铁人”的故事。
“曾经有一批外国游客来参观,听到‘铁人’这个称号时,问我‘铁人’是用铁做的吗?”林海瑛回忆,当她通过翻译把“铁人”二字的含义解释清楚的时候,这些外国朋友都竖起了大拇指,并用刚学会的汉语说:“了不起!”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铁人纪念馆,除了文物、图片外,还有一些场景陈列,通过声光电、蜡像人物、景观还原等方式,让参观者仿佛身临其境,进入到“铁人”当年工作的现场之中。
在一处名为“破冰取水保开钻”的场景陈列前,一个人正在刨冰取水,身后的人们排成长队,一个接着一个用脸盆、水桶把水传递到远处的钻机旁。
站在这一场景前,人们仿佛又回到了1960年的4月14日。
这一天的早晨,当工人来到钻井现场时发现,钻机已经就位,但是没有水罐车,也没有铺设输水管线。没有足够的水来搅拌泥浆,钻机就无法干活。
怎么办?等吗?在王进喜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等”这个字。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