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专项整治靠企吃企
违规决策、靠企吃企、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如何整治国有企业存在的这些“常见病”“多发病”?甘肃省纪委监委一手强力反腐,一手督改核查,既斩断伸向国有资产的“黑手”,又堵塞监管漏洞,推进标本兼治,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0月12日上午,甘肃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树军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杨树军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受贿所得赃款赃物依法没收,上缴国库。此前,他已被开除党籍、公职。
这是继今年4月30日被依法判刑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永生之后,甘肃省今年处理的又一个国企领域巨蠹。
这些大型国企一把手被查处,彰显了甘肃铁腕反腐的决心和成效,也反映出部分国企腐败问题不容忽视。面对国有企业存在的违规决策、靠企吃企、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常见病”“多发病”,甘肃省近年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强力推进国企反腐。省纪委监委一方面查处国企“硕鼠”,另一方面启动督改核查,既斩断伸向国有资产的“黑手”,又堵塞监管漏洞,推进标本兼治,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铁腕反腐,深挖国企硕鼠蛀虫
“触目惊心!这些国企蛀虫靠企吃企、损公肥私,最终身败名裂,我们要警钟长鸣、引以为戒……”连日来,甘肃省纪委监委拍摄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国企蛀虫》下发全省组织观看,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接受警示教育的生动教材。
片子的“主角”,分别是王永生、杨树军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理事长雷志强。回顾他们在担任国有企业一把手期间的所作所为,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霸道”。他们将国有企业变成自己的“独立王国”“私人领地”,罔顾民主集中制,凌驾于公司治理架构之上,凌驾于纪律法律之上,俨然成了“一霸手”。
王永生在忏悔书中反思:“把国有企业当成自己的私有企业,不讲规矩,不讲党性原则。重大事项我极少向党委书记汇报、建议党委会进行研究,总以总经理办公会议代替党委会进行决策,有意弱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杨树军担任一把手期间,连续12年没有召开党代会,未组织党委换届选举,用行政文件对党委班子进行分工,将党委会议审议事项提交行政会议研究。省纪委监委在通报中指其任人唯亲,选用干部讲亲疏远近,搞“一言堂”“家天下”。
雷志强也存在同样问题。他在接受组织审查调查时坦言,“全系统的干部使用、提拔、交流制度流于形式,我说了算,干部使用上优亲厚友,关系密切的上得快。干部使用时我看他行他就行,个人看法、个人好恶代替组织考察。”
政治上的迷失与经济上的贪婪,往往相伴相生。王永生、杨树军、雷志强把管理国有资产的权力当作中饱私囊的“摇钱树”,把稀缺的国有资源当作利益交换的筹码,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内外勾结,靠企吃企。
判决书显示,杨树军被控利用担任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的职务便利,为他人在生产销售、企业改制、项目审批、工程承揽、工程款结算、工作调动等方面谋取利益,索取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2231万余元,滥用职权共造成国有资产损失6316万余元。雷志强一审被控在贷款审批、汇票承兑、授信业务、干部选拔等过程中,为他人及近亲属谋取利益,收受42人财物2.416亿元,另有8198万余元财物不能说明来源。
国有资产资源是全民的共同财富,对国企中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必须从严整治。甘肃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深挖国企“硕鼠”“蛀虫”,2017年以来,在省属国有企业领域立案审查调查141人。
2、督改核查,逐条逐项过筛子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重点领域廉洁风险突出、经营决策不规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甘肃省近年在巡视、审计以及受理信访举报中,发现国有企业存在诸多问题。
甘肃省纪委四次全会把严查国有企业腐败问题作为今年反腐败的重中之重,提出对靠企吃企、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严惩不贷;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从严处理;对虚报产值、空转贸易、薪酬管理混乱、盲目境外投资以及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等问题严格倒查追责。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