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杜萍)“剔除输入性沙尘天气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从2013年开始,兰州市空气质量逐年持续改善,今年截至12月25日空气质量考核达标率达到70.0%,是2013年国家实行新标准评价空气质量以来考核达标率最高的年份。这与近年来实施的无人机巡航、雷达走航监测等一系列查污、治污新技术、新手段是分不开的。”兰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芮文刚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芮文刚说,同时,颗粒物浓度也连续六年下降,尤其是今年PM10浓度下降到了96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下降到了43微克/立方米,是2013年以来最低的年份,这对于一个PM10浓度本底值82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本底值32微克/立方米的西北内陆城市来说,治理和管理成效来得殊为不易。”
兰州市西固区在微观站的基础上,今年在两个社区试点微观站智能化调度,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24小时智能化调度,提前做到预防。图为该区玉门街北社区的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资料图) 杜萍 摄
兰州市地处黄河上游,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受地理地貌限制、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严重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之前,大气污染是兰州民众的一个重大“心肺之患”,那时候人们形容兰州的冬天“白天跟黑夜一样、鼻孔跟烟囱一样、麻雀跟乌鸦一样。”
从人防到技防精准治污
2012年起,兰州官方通过减排、压煤、除尘、问责等一系列“铁腕治污”措施,摘掉“黑帽子”重现蓝天,开创了大气污染治理“兰州模式”。
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街道周家庄社区副主任刘戎回忆说,因辖区内有一部分是老旧楼院,冬季取暖主要依靠燃煤小火炉。那时候为防止居民使用有烟煤,以及治理辖区内其它污染源,社区21名网格员每天上班后,就开始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不定时排查,“有时正常三四遍,多则五六遍,遇到天气不好时,早上天不亮就开始巡查,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
为摸清楚污染源从哪里来,溯源分析污染物,兰州市在2017—2018年冬防期间,建立了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以技防优先,拓展网格监测效用,在近郊四区所有社区和远郊县区乡镇安装微观站,利用网格化监测设备,开展溯源分析,精准发现处置污染源,并作为指挥调度和考核奖惩的依据。
现在,从兰州市环保局局长到全市各个社区网格员,手机上都安装了网格化精准监测APP。刘戎说,通过微观站将实时监测数据上传到这个软件,有了精细化管控,网格员看到哪个指标超标就对哪一块污染源进行排摸,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网格员的工作,虽然巡查频次少了,但更多了针对性,工作更精准了。”
图为手机APP上的走航雷达监测数据。 杜萍 摄
芮文刚说,近年来,为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手段,该局将科技手段综合应用作为冬防最大助力,通过全时段、全方位监控各类污染源排放情况,科学分析研判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包括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重点行业全工况监控、网格监测体系、工地扬尘智能监控、无人机全域巡航、机动车尾气红外遥感检测、雷达走航监测,以及秸秆禁烧远程监控等八大技防手段,这些为靶向定位、精准治污,科学管控提供支撑和依据。”
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环保意识渐提升
芮文刚说,空气质量的改善也与民众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分不开。为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兰州推出了网格化监测公众版手机APP,公众能随时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空气质量,“现在大家对好空气的期盼强烈,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也多了,比如哪个地方小火炉冒烟了、哪个地方有烧垃圾了等等。”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