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鹏
前不久上映的青春电影 《狗十三》,让大家熟悉的“原生家庭论”再次跃入公众视线。更多人将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解读为:“来自家庭的‘爱暴力’,是导致我们这代人敏感、胆怯、自卑、多疑等负面性格的重要因素。”更有评论指出,“这部电影剖开这些家庭相处,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为何会成为今天的我们”。
就在网络上掀起一股对于“原生家庭”的热烈讨论时,另一种声音试图在“纠偏”:“原生家庭理论”根本不是正统心理学概念,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来自遗传基因,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几乎没有影响。这篇在朋友圈里流传甚广的帖子让不少“如今的父母、曾经的我们”错愕不已。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行为究竟有多大影响?对此,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给出了一致答案。诸多研究表明,童年家庭环境对个体成长有重要影响;但同时,不应过分夸大原生家庭的作用,因为由此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后天行为进行调整和改变。父母要做的,是尽其本职,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家。
“原生家庭论”是孩子成长绕不开的教育观
“我一辈子没问过父亲问题,我有长达20年的时间因为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尤其是与父亲之间极为不好的关系,导致我年轻时候出现很多问题。”去年4月,高晓松在《奇葩大会》上公开提及自己的原生家庭,将年轻时自己 “爱较劲、讨厌别人干涉”等不当行为,归结于与父亲的不和。
高晓松对于原生家庭的论述,得到了心理学家武志红的支持:“家庭是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的浓缩,而个人是整个家庭的浓缩,谈论原生家庭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原生家庭的概念越来越流行。无论是互联网上的明星八卦、社会案件,还是茶余饭后的闲聊,人们都习惯性地将一个成年人后的种种表现,与“原生家庭”联系在一起。这种理念,渐渐渗透到了教育、婚恋等领域。
人们谈及原生家庭对成年人的影响,通常关注的是父母不恰当的行为和理念,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心理创伤。最为常见的,是成年后的演艺明星们不尽如人意的婚姻生活,被刨根问底地关联到原生家庭的不圆满上。
去年,歌星张靓颖结束了原本就不被看好的婚姻生活,许多网友认为,她的婚姻失败源于童年生活中父亲的缺位。张靓颖的父亲是成都一家运输公司的司机,因为长期跑长途,和家人聚少离多,最终与张靓颖的母亲离婚。而另一边,张靓颖与母亲的关系也不甚融洽,导致她将心理依赖投射在了不合适的伴侣身上。
曾有专家从心理学角度对此给予解释:若父母关系紧张,其中一方常常会出现心理学上的“退行行为”,即本该是孩子依赖父母的,却变成了父母中的一方或者两者都依赖孩子,并且通过对孩子的依赖来弥补自己的感情缺失。这种反向依赖会成为孩子情感发展的束缚。
对于孩子而言,他的情感发展是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转向,发展为结交朋友等各类社会关系。父母对孩子的依恋,使孩子的社会情感投放点发生了扭曲,不仅会形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导致其恋父或恋母,还会使他们习得不良的家庭相处模式。
对“原生家庭论”的肯定,也是家庭教育逐渐被家长们所重视的原因。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微微(化名)与先生就十分关注父母行为对于孩子的示范作用。她说: “大量影视作品和文章告诉我们,原生家庭的美满对于孩子的心灵健康有积极作用,这是影响孩子一辈子命运的大事儿。”
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肯定童年养育的关键作用
然而近日,有不少公号发文称,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更有文章直言,“原生家庭论”是伪科学,这颠覆了大多数人的认知。作者罗列了大量实验数据,试图阐明人格的形成有40%是受到遗传的影响,其余60%也不能归结为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相比家庭环境这种共享环境,学校、社会等非共享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实际上,从精神分析学派的灵魂人物弗洛伊德,到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再到以“依恋理论”留名心理学史的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都旗帜鲜明地指出,以原生家庭为主线的早期经历在个体心理行为发展中扮演着主导作用。
肯定原生家庭对于孩子行为和性格养成的影响,就要谈及童年家庭环境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崔丽娟认为,童年时期,孩子接触的外界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毋庸置疑,不过个体的情况十分复杂,受到环境影响有大有小,不能简单地用数据框定。”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