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口舌享受生活的“火热” 当心食管癌来敲门

2019-11-21 00: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消化系统肿瘤是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中的4个均为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0%;死亡率极高,每10万人中有78人死于消化系统肿瘤。

  近日,强冷空气跟随着“双十一”的快递大潮 “包邮到货”,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北京气温降幅高达12℃。凛冽的寒风中,人们又开始捡起一句口头禅:“多喝点热水”,还有很多人则开启了今冬“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养生日常。冬日里,品一杯热茶、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是很多人享受生活的习惯之一。

  殊不知,“长期喝热水或吃过烫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引发食管疾病甚至食管癌的风险。”近日,在第15届世界食管疾病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医师王贵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全球新发病例一半以上在中国  

  食管癌,又称食道癌,是指起源于食管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也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多阶段的,故食管癌的症状与疾病的进程有一定关系。根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沈琳校核的百科医典“食管癌”词条显示,当病灶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浅层,无淋巴结转移时,尚属食管癌早期。食管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在进食时有哽噎感、胸骨后有异物感。当进行到中晚期时,癌组织可累及食管全周、突入腔内或穿透食管壁侵犯临近器官。中晚期食管癌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持续性胸骨后疼痛或背痛、明显消瘦等。

  根据《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8位,死亡率位居第6位。据统计,2018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约57.2万,死亡病例约50.9万,其中一半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分布在中国。

  我国食管癌发病存在较强的区域性,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太行山附近,涉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等省份。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从有不典型增生到癌变,一般需要几年到十几年。“如果能在早期发现,食管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约为90%,而中晚期的数据则仅有20%左右。事实上,我国约85%的患者都是在中晚期时发现的。因此,在做好外科放疗、化疗规范化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食管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也是当务之急。”王贵齐说。

  专家提示,如出现吞咽哽噎感、食管异物感、胸骨后疼痛、进食时食物不自然停滞或缓慢通过食管、咽喉部位干燥或紧缩感,以及其他不易言明的胸部不适等症状,存在患上食管癌的可能,应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早筛,如进行胃镜等检查。

  遗传+生活方式是两大危险因素

  “导致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总体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另一类是后天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王贵齐说。

  虽然食管癌的成因较为复杂,究竟哪种危险因素最为关键尚无定论,但大量研究显示,有些物质或生活方式与食管癌发病密切相关。

  大家对亚硝酸盐或许并不陌生,如今,它又添“罪状”:亚硝酸盐与胺类物质结合生成的亚硝胺是食管癌致病的重要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食管癌高发区,粮食和饮水中的亚硝胺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与当地食管癌患病率正相关。

  人们食用发霉的食物也可能“病从口入”。霉变食物中黄曲霉菌等真菌能够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促进合成硝酸胺;或者可能只是“顺便捣捣乱”,与硝酸胺协同致癌。

  营养不均衡、微量元素缺失也需引起重视。“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饮食中缺乏多种维生素,如A、 C、B2,以及缺乏包括钼、锌、锰在内的微量元素皆与食管癌发病有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章静波曾在相关科普文章中提到,更多研究证明,血硒水平较高的人群,其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性,显著低于血硒水平较低的人群。而且,饮食中补充硒可以阻断食管细胞的非典型性增生,从而可防止进一步发展成食管癌。

  除此之外,吸烟与饮酒也会增加食管癌患病风险。研究显示,有严重烟瘾的人群死于食管癌的数量约为不吸烟者的3—4倍,常酗酒者患病风险高达普通人群的25—30倍。“若一个人既吸烟又饮酒,则食管癌发生的可能性还会明显的增高。”章静波认为。

  除了吸烟、饮酒,前文提及的长期吃过硬、过烫的食物等也是食管癌的诱发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暴露于危险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为什么有的人会得食管癌,而有些人则不会?这就跟遗传有很大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管癌的发生有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譬如往往一家人有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成员患食管癌。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