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电影市场明显降温小镇青年还能支撑大电影吗?

2019-01-07 07:45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小镇青年还能支撑电影吗?

  本周,猫眼研究院、电影频道、“灯塔”等多家机构推出了各类2018中国电影市场数据。这些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影虽然票房突破600亿成绩喜人,但是中国电影市场却明显降温,较2017年票房同比增长9.1%。近三年首次增速低于10%。不过,河南省票房以20%的增长率,异军突起,成为票房增速最快的省份。

  此外,以往被电影人寄予厚望的三四线城市票房令人失望。其中,被称为“小镇青年”的观影群体,曾经被看作是票房推动力,但现在这个推动力也在衰弱。

  “小镇青年”一般指来自于三四线以下城市,甚至县级城市里小镇中的年轻观影者们。北京青年报特意向河南省的“小镇青年”征集了观影手记,静下心来聆听他们的声音,中国电影或许能够懂得很多。 

  观察

  中国电影未来如何走?

  2018年的中国电影,“内容为王”“口碑至上”等观念逐渐成为共识。与此同时,宣发乱象、票补结束等年度电影大事件,则让影视行业遭遇了发展的拐点与寒冬。在种种曲折与风波之中,中国电影挥别了粗放式发展的传统时代,开始迈向质量稳步提升、工业品质凸显、产业不断升级、机制保障走向完善的中国电影新时代。

  2018年年底,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办了中国电影年度论坛2018-2019暨“中国影视蓝皮书2019”启动仪式。影视学者尹鸿、张卫等学者总结并分析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格局与产业现象,进而前瞻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

  市场疲软不仅体现在票房上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用“产业的小寒,创业的暖冬”这句话总结2018年的电影产业

  在尹鸿看来,整个产业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市场相对疲软。“即便达到600亿,这也是我们去年预期最低增长,但是到今年已经变成最高目标了。”此外,“市场疲软不仅仅体现在票房的规模上,而且体现在下半年整体电影的热度下降。”第二个是企业的波动,“这个非常明显,过去每年我们都在新增影视企业,只有今年是要求撤销的企业远远超出增加的企业。”

  第三个方面就是整个产业动荡:资本的流出,行业的摇摆明显。第四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今年大家在产业上的不确定性非常明显,就是大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会走向哪里。

  观众更期待写实品格的回归

  “现实题材”是2018年电影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在论坛现场,几乎所有嘉宾都谈到了这个趋势。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表示,2018年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是写实品格的回归,尤其是在商业大片里面。“大部分口碑比较好的影片都是现实题材或者是具有写实精神的。像《唐人街探案2》《无双》《无名之辈》《找到你》。还有一些相对来说商业效果特别好,但不是大片的,比如《超时空同居》《后来的我们》等等,一方面跟观众真正达到心理沟通,它可以接地气,能够营造出当下观众所需要的一个状态;再一个方面这些主流大片在类型营造方面,虽然也致力于营造这些动作、喜剧的商业类型,但是更多的是让人文性这样的情感因素占主导,纯粹商业类型元素让位于这些人文性的元素。反倒是有一些事先被看好的影片,比如说《影》《邪不压正》《阿修罗》包括《四大天王》,这些片子都没有达到票房预期,所以说当下观众在心理上更期待写实品格回归的影片。”

  明星、IP与喜剧三个崩塌

  在电影从业者看来,中国电影业在2018年经历了三个崩塌。首先是明星崩塌。在导演宁敬武看来,时至今日,明星的商业价值在衰减。今年许多高票房的电影和明星商业价值间没有直接的等量关系。“电影明星的影响力在一个电影中的商业价值到底有多大,我们需要重新反思,更多注意到明星以外的主创的价值,这是电影越来越成熟的标志。”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