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新春走基层】岷县:两亲家拒收彩礼记

2019-01-23 13:2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岷县:两亲家拒收彩礼记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年关将至,随着一个又一个外出“闯世界”的年轻人归来,岷县大山深处的秦许乡大族沟村人气渐渐旺了,也热闹了起来。

这些天,47岁的村民康长忠一边张罗着置办年货,一边操心着另一件大事——儿子的婚事。

看着收获的当归,老康心里充满了活力。

按岷县的“老礼儿”,年轻人从相亲到谈婚论嫁,要经过“相亲”“订亲”“问亲”“娶亲”等程序。这其中,不仅要考量两个年轻人的相貌、品行、才德,还要考虑男女双方家庭的境况、财力等。即便现在自由恋爱成了主流,“老礼儿”有些不兴了,但有些程序仍在延续,比如“问亲”“提礼”等。

以前的大族沟村,办婚事都是男女双方家长商量着来,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坛场”。但不知从啥时候起,村里刮起了一股攀比之风,红白喜事都要大操大办,似乎“坛场”越大,主人家就越有面子。与此同时,彩礼也涨到了“天价”,怎么着也得6万到8万元,而且越是贫困的地方彩礼越高。家境不好的人家,娶个媳妇不仅落下一屁股账,人也得脱层皮。

然而,对老康来说,这些事儿都不算事儿了。一家人只等年后的农历正月初八,将娶新媳妇进门。

之所以如此,还得从老康自己说起。

4年前,老康女儿的对象家里托了媒人来“问亲”(商量婚事),老康舍不得,说:“女子(女儿)年龄还小,再养一年你们再来娶吧。”对方问到干礼(彩礼)是多少,老康干脆地说:“要啥干礼(彩礼)呢,不要了。”

不料这话传到村里,立即成了大新闻。有人笑他傻,还有人当着他的面说:“你把女子养这么大白送给别人了,何况你还有一个儿子哩,到时候人家要干礼(彩礼)你就亏大了。”

对于这事,老康却有自己的考虑。他解释说:“现在都啥年代了,儿子女子都一样,干礼要多了女子家的日子过不下去,看着也心里不下场(不舒服),回娘家了不还得帮衬,不如不要彩礼最干散(好)。”

2016年,女儿结婚时,老康果然坚持没要一分钱的彩礼。

嫁走了女儿,不久又轮到为儿子“问亲”了。

2017年11月,老康请了媒人,自己提着点心、肉、烟、酒等“四色礼”,一起上了亲家丁暑平的门。

亲家是一个村里的人,靠种植中药材日子过得很红火。

上了炕,热菜上了桌,好酒开了瓶,两亲家和媒人推杯换盏喝得高兴。酒酣之际,媒人问起了亲事,将婚礼定在了2019年农历正月初八。最后,媒人问道:“亲家,那干礼(彩礼)是多少?”

前几年,老康一家5口人全靠种地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以后,在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老康租了10亩地种药材,加上自家的10亩地,夫妻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日子有了很大起色。同时,儿子也在兰州一家装修公司打工,每月都有一定的收入。即便如此,老康心里也还是没底儿,上亲家门之前,他估摸了6万至8万元的彩礼数。

听了媒人的问话,亲家丁暑平似乎早就想好了怎么回答。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干礼就不要了,但电动车得买。”

……

一年多来,老康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不仅通过了乡里的脱贫验收,儿子还靠自己的努力买了辆国产小汽车。老康深有感触地说,“好日子不是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的,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努力干,日子就能一天比一天好。”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

澳大利亚脐橙 20个装 新鲜水果 节日礼盒送礼礼品团购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