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族电影谱写光影华章——来自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年会的声音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承办的“‘56个民族团结一心谱写光影华章’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人2019新春团拜会暨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年会”(以下简称年会)近日在京举行。
作为一次民族电影人的大聚会,年会吸引了陶玉玲、李明启等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谢飞、广春兰、麦丽丝等著名导演以及涂们、娜仁花、艾丽娅、萨日娜、胡尔西德·吐尔地、杨秀措等知名演员,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电影人代表相聚民族文化宫,共话情谊、畅谈电影往事。
作为一次民族电影事业的大盘点,年会得到了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谢力、中国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孙崇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宣司副司长钟廷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的到场支持,著名编剧、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马维干梳理了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成立8年来的重要工作,总结成绩、展望行业未来。
回眸:民族电影绽放光彩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近年来少数民族电影新人辈出、佳作频出。特别是《冈仁波齐》等一批现象级民族电影推开市场之门、进入到主流商业院线,不仅票房飘红,还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极大提振了民族电影的士气;在一些国际国内电影节和电影展上,民族电影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以鄂尔多斯为现实背景的电影《母亲的肖像》日前就入围了2019年第十六届世界民族电影节。
对于民族电影近几年的发展,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曾撰文指出,少数民族电影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创作,正进入到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呈现出新发展、新格局的态势。
马维干也表示,这几年民族电影人默默坚守,耐得住寂寞,孜孜不倦地拍好每一部民族题材的电影,拍摄出几百部优秀的民族电影作品,有的在各种电影节上获奖。“民族电影创作迎来爆发期。”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电影人之家”,成立于2010年的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依托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平台优势为少数民族影人创造业务学习、交流等各项活动,为民族电影发展献计献策,也见证了民族电影的成长与发展。
据马维干介绍,自2011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始,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每年举办一次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电影展,推介和展示民族电影优秀作品,先后在安徽合肥、浙江绍兴、湖北武汉、甘肃兰州、吉林省吉林市等地展映200多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并组织民族电影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开展民族电影观众见面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展映活动成为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电影推介展示平台。
与此同时,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民族电影创作研讨活动,努力提高民族电影艺术质量。一方面,在金鸡百花电影节民族电影展期间举行民族电影座谈会、论坛,请创作人员座谈交流创作体会和经验,梳理和总结民族电影创作成果、经验和努力方向,共商繁荣发展大计;另一方面,参与和组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剧本和电影作品的研讨座谈,先后参与组织了《侗族大歌》《金珠玛米》《远去的牧歌》《半条被子》等电影或电影剧本作品的研讨活动,邀请电影艺术专家指导民族电影创作。
此外,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还响应电影走出去工程,努力向世界各地推广介绍中国大陆的少数民族电影,先后组织或推荐作品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民族电影节和中美电影节、英国万象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在美国举行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文化展暨北美大学生放映周等活动,在中国台湾地区举办中国大陆民族电影展映,让世界各地观众看到中国创作拍摄的少数民族优秀电影。
展望:民族电影大有可为
尽管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和生产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态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民族题材影片在主流商业院线中仍然难以突围。如何在坚守本民族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视角的前提下,借助类型电影的创作手法和商业化营销手段实现自身的市场化生存仍是整个行业的一大课题。
“民族电影大有可为。”马维干表示,全国56个民族还没有实现“一族一影”,至今还有17个少数民族没有以本民族为主体的电影,这也成为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近两年着力推动的工作之一。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