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压实主体责任,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网上搜龙华殡仪馆电话,第一条竟是“李鬼”,收费还翻倍,市民上当受骗有苦难言;有的自媒体号造谣传谣、放大焦虑,以此吸引流量借机牟利……在网络已经深度渗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网络空间。作为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管理部门,每逢这类情况,市委网信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管理处总是迎难而上,重拳出击。这支16人组成、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队伍,负责属地内近40万家网站、400万个自媒体账号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
“守护清朗、服务人民”,本着这样的初心,市委网信办网管处积极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建设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部署安排,积极探索多主体参与、多手段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共同守护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最近,他们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全力扫除网上各类违法违规信息
“上海外地户籍居住证满3年可购2套房!”去年1月,微信公众号“上海楼市风云”以视频、文字的方式发布这样一则虚假消息。运营者李某被上海公安机关以涉嫌寻衅滋事罪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曲解政策、制谣传谣、传播色情、恶意营销、放大焦虑……一些自媒体以此作为吸引流量、谋取利益的手段。网管处处长叶青说,网管处以建立本市重大网络事件综合协调处置机制为抓手,统筹协调本市通管、公安、市场监管、文化执法等涉网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协同,形成“密切配合、高效处置”的工作格局。
得益于这样的协调处置机制,2014年以来,网管处会同本市涉网管理部门共同开展包括“扫黄打非”“扫黑除恶”“打击网上暴恐音视频”“整治网络游戏违规信息内容”等20多个专项行动,全力扫除网上各类违法违规信息。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据介绍,近两年,涉及互联网的法律和规范密集出台。网管处针对日常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制定了近20项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为互联网企业明底线、划红线。
技术日新月异,监管与时俱进
对于监管者来说,挑战来自于网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点,也来自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
为此,网管处建立起“7×24小时”值班制度,工作人员各有侧重、精准管理。网管处工作人员小夏遇到过一个案例。有市民举报一些聚合资讯类网站出现低俗、虚假广告。网管处核实下来确有其事,平台却“喊冤”:因为现在的广告投放跟以前不一样了,所谓“信息流”广告,广告客户给平台的只是一段代码,广告内容只有一两个关键词。但在不同地域、不同用户的手机上,出现的广告画面和文字千差万别。平台声称自己事先无法知晓这些内容。
“新技术、新模式不能成为恶俗内容放任自流的借口。”市委网信办网管处联合市市场监管局约谈相关广告联盟,责令整改,并责令属地相关网站做好广告的事中事后监管。一段时间之后,市民反馈,感觉此类现象有所好转。
工作人员小应参与整治了互联网殡葬服务行业乱象。接到市民反映线索,市网信办联合市民政局、市通信管理局果断出手,清理发布虚假信息的网页222个,关闭7家“李鬼”网站。“光是删除虚假有害信息是不够的,要让市民能找到准确信息。”他们与民政部门通力合作,首先要求百度将本市殡葬服务便民信息页面放在相关搜索结果的第一条。同时,他们发现,大众点评、百姓生活网等属地网站也有类似虚假信息。但因为内容是用户自行创建的,网站前一天刚删除,第二天类似内容又上线了。网管处一边要求自查清理,一边帮助网站通过技术升级提升管理水平。“前后忙了2个月,终于把这一乱象整治下去了。”小应说。
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
网络管理不是单纯的管与罚。在网管处副处长顾晔看来,要用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来管理网络,以“审慎包容监管”的原则,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
“海淘1号”是一个从事海淘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因为违反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APP被下架。创业不易,网管处没有任其一关了之。工作人员小顾和技术处同事一起研究,出主意想办法,指导平台整改。最后,企业建立海淘产品“白名单”制度,对网上商品先评估后发布。整改获得通过,APP恢复了上架。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