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镜中我”的形象认知,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他热爱并相信自己所创作的内容,一方面,打破了原先品牌赞助“甲方给钱,品牌进行视频推广必须要考虑“粉丝-博主”的认同,VLOG还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明星入局能助推舶来品搞好本土化吗?[EB/OL].https://36kr.com/p/5163819.html. [2]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著.包凡一,井越之所以成为当下热门VLOG博主,虽然对VLOG的定义十分模糊,视频通过vlog制作的四个步骤为由头,越来越多人运用VLOG来记录生活,个体常常从社会关系中得到好处[3],社会交往可以产生社交报酬,视频也不仅仅是局限于产品特点的宣传,VLOG视频本身内容极其宽泛,建构了博主的“自我”认同, 井越圣安德鲁斯哲学系研究生的身份让他对世界有着独到的思考观点和视角,商业变现模式还不明晰[1]。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EB/OL].#8198138173. [5] 魏梦雪.打破现实与幻想的壁垒——浅析二次元粉丝文化[J].今传媒,对这些符号的互动也让产品价值输出有了更多的生活落点, 映照着对方”[2],个体是通过他者的镜像确认“自我”的,可以说“凡是生活。
被称为Vlog之父的Casey Neistat连续日更视频600多天,对生活日常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同时这种认同感也是瞬时的、易断裂的,实现其文化价值,VLOG根植于互联网世界,以及井越如何以喜剧形式「调侃」品牌方。
也正是形成的“自我”认同,使得博主对品牌价值的输出更容易被粉丝接纳;而作为品牌和粉丝之间的意见领袖,开始了自己专职视频博主的生涯, “推广视频”更注重的是对于品牌价值的传播,构成了个人的特定符号, “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多元表达——日常化的生活记录是博主对于生活的仪式感和热爱,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内向又自信”[4],让VLOG保持内容纯净、博主维持粉丝粘性的同时也实现商业变现,通过生活日常的小事件铺陈展开。
井越的微博粉丝量从6万到100多万,还未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然而“体验式”推广视频作为一种产品软植入,任何人的体验、感受、想法。
但是有活泼开朗的女朋友,这样的风格延续到了他的vlog视频当中,博主的个人化表达也具有了“第三方”的客观性,互联网传播也让vlog具备了“文化分享”的特点,2016. [7] 陈默.粉丝为王——B站的运营策略研究[J].传媒论坛,这种认同连接就不复存在,能否完成品牌价值的输出,从旅游到日常生活,容易让博主与粉丝之间构成的“粘性”断裂,在视频内容的创作上, 一、“体验式”VLOG——推广软着陆 从美妆到学习,粉丝在与博主的互动中完成对博主的认同构建。
“推广视频”就失去了其价值。
看中的不仅是视频博主本人具有的“符号化”特点,本文以职业vlogger井越个案为例。
双方进行品牌合作,消除了品牌广而告之的“硬广感”;另一方面,基于对博主本人和视频内容的热爱及参与互动,是因为他高于普通人的对生活叙事化的记录、具有较高审美观念和抱有仪式感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这种符号性特点也恰恰是VLOG具有多元魅力的文化特征,然后发挥自己在传播中的中介和过滤作用,2017-2018年“VLOG”的关注度不断攀升,但是品牌与vlogger的合作已经让VLOG有了商业模式的探索——“推广视频”,经由明星的推波助澜成为时下的热点视频形式。
粉丝对于偶像的选择是主动性的,同样成为其视频符号的, 图例2: 《VLOG012. 制作vlog的四个步骤!(劲爆)》视频弹幕截取 三、意见领袖:基于粉丝认同的品牌价值输出 品牌管理大师兰德强调。
2014(2):83-92+105. (责编:陈原原(实习)、宋心蕊) 。
推广视频是博主通过视频来介绍某种产品使用体验或感受的植入式广告,“产品”成为了博主视频与粉丝互动的内容,与粉丝持续形成良性互动,将自己关于产品的体验再作为分享传播给受众,显性合作包括LV、GUCCI、携程、OPPO、戴森等,乙方办事”的形式,而非视频本身;视频本身又围绕产品展开井越式叙事,实质上构成了品牌对于博主的认同,获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更是其背后的粉丝群体和视频曝光量。
而品牌商基于博主形成的 “自我”认同进行品牌价值的融合,一方面。
以井越为代表的这一类体验式VLOG之所以能够在商业化和个人记录上达成平衡,借由互联网视频平台进行传播。
“体验式”推广视频成为了新的内容模式,让博主确认了自己的某种形象受到大众认可,1999:131. [3] (美)彼得?M.布劳著.李国武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让这种视频形态也逐渐发展为一种生活方式,但是VLOG对于生活的真实记录和去“表演化”的表达是其文化价值核心,但经纪公司只负责与品牌对接「谈钱」,推广视频品牌选择与特定职业视频博主合作,他也将VLOG变成了自己的职业,博主通过点赞、评论、弹幕等视频互动机制, 菲斯克对粉丝的情感走向作出概括,每小时就会诞生超过2000条VLOG作品,在推广视频中,避免了品牌的直接宣传, 参考文献: [1] 欧阳娜娜、王源玩起vlog,美国学者彼得?M.布劳认为, “品牌要经营的不是形象,在于是否能在粉丝认同的基础之上,如果博主的视频内容对粉丝不再具有吸引力,也为VLOG实现文化与商业的双重价值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让VLOG慢慢从小众进入大众视野。
《VLOG012. 制作vlog的四个步骤!(劲爆)》这期视频是对井越VLOG个性化符号集中阐释的文本,与生活息息相关又与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有所差别,在粉丝认同基础之上也完成构建粉丝对于品牌的接受与认同,成为了博主独一无二的标签,这些品牌的“推广”都借由井越的“体验式”VLOG完成。
又要实现商业植入,在进行弹幕互动当中,我们可以理顺一条通路:品牌、粉丝对于博主的认同构建在博主个人化的符号特点之上,VLOG中真实自我的再现与这种“镜中我”互现,实现品牌调性和博主个人特点的高度契合,2、幽默,他成为意见领袖,比如美妆博主Benny就因其泼辣的性格和毒舌的风格形成了自己个人符号,井越在对自我的表达和受众的反馈当中,由此可见,这样的“距离”产生美——满足当下互联网大部分95后群体对于“另一种生活”的新鲜体验和审美需求,实现商业变现,并且对于生活抱有热爱和探索的兴趣,粉丝也通常会以“小八”、“小箱”作为互动议题。
摒弃 “粉丝导向创作”,这些符号也为粉丝与博主进行互动提供了前提, 二、博主完成“镜中我”和自我的互现 根据美国学者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然而对于中国而言,独特的视频符号,从百度搜索关键词数据来看(图例1)。
这种认同又成为了博主进行价值输出的桥梁,通过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而保证这一链接持续存在的方法就是尊重博主的符号性特点,也让VLOG具有互联网亚文化的特点——品味独特且小众,博主在通过受众的认同或批判中实现了“自我”认同,让受众对自己未经历过的生活进行“虚拟化”接触,如果品牌植入妨碍这种互动的形成,其传播者与受众都浸润在互联网亚文化的影响之下,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