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娱乐至死”的最后反抗
没有一点点防备,周杰伦的一首新歌突然在朋友圈里刷了屏,单曲上线后,不到两小时销量即破千万。这让人们想起,不久前“夕阳红”打榜团前赴后继,送周杰伦上了微博超话榜首。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周杰伦为何仍有如此强劲的号召力,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许多人齐刷一首歌,可以说是华语乐坛久违的盛景。这暴露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现在音乐创作条件更好了,每年新歌产量大约在10万首左右,但能够被传唱开去的却寥寥无几,特别是一些偶像明星,动辄坐拥千万流量,却鲜有作品走得出粉丝圈。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周杰伦在内的一些“大牌人物”,成了这个时代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正如著名音乐人徐沛东所感慨的:“歌曲多了,好歌少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今天被传唱的好歌反而没有过去多呢?虽然岁月更迭,为什么一些老歌却能长时间在人们心中保有一席之地?”
简单说,周杰伦依然有号召力,不是因为歌曲有多么好听,粉丝有多么狂热,更多是流量时代映照下的产物。所谓“草灰蛇线、伏脉千里”,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会发现这几十年来,华语乐坛经历了几番很明显的变化。如果将邓丽君视为流行音乐开端,彼时是个典型的“唱片时代”,往往只见歌声不见人,因此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以周杰伦为代表的“电视时代”,有了MV、投票、打榜等,在音乐能力之外,产生了个性需求;现在则是产业化的“偶像时代”,在公司的刻意包装下,强调“人设”至上,所谓的“实力派”,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了。
流行音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主要跟媒介环境的变化有关系。“唱片时代”是个娱乐形态极简的时代,较为单一的选择,决定了歌曲能迅速走红,创作者有较大自由度,从而形成“正向循环”。但在“电视时代”,娱乐形态日渐丰富,人们发现,唱片一年的利益,或许还抵不上“超级女声”一场的短信收入和广告冠名,艺人身上的附加值于是被开发出来。而在“偶像时代”,娱乐产业前所未有的发达,偶像消费和音乐消费相辅相成,唱片公司未来的转型方向是全方位经纪公司,偶像因此成为了被包装运营的产物。
正所谓“资本的热钱涌到哪里,哪里就暂时成为文化的沙漠”,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的转变,虽然使流行音乐产业从低级走向了高级发展阶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两难问题就是衍生的东西遮盖住了本质的东西——音乐。现在,我们见到太多歌手不好好创作,反而跑到综艺节目上混脸熟、讲段子。类似现象发生在各行各业,比如某些体育明星就喜欢上节目、挣快钱,接近荒废了自己的主业。这是“娱乐至死”的精妙注脚,显示着在这个娱乐圈浮皮潦草的时代,娱乐的力量可以摧枯拉朽,很难再见到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
从这个角度上讲,周杰伦的歌曲未必用得着好听,他的号召力,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对“娱乐至死”最后的反抗。用一句话概括,矮个里面挑高个,全靠现在的同行衬。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