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题材一直是艺术创作的富矿,近年来,一批聚焦当下反映人民警察时代风貌的精品力作深受大众好评。正在热播的《三叉戟》以三位中年警察联手击破金融犯罪集团的故事为核心,生动塑造了勇于担当、守卫公平正义的人民警察群英像,开启公安影视作品创作“以人为本”的新高度。
捕捉行业细节,维护人民警察形象,是公安影视作品创作的题中要义。《三叉戟》避免套路化生产,创作者们深入生活、深入基层,着力从人物塑造的精气神、剧情设计的情理法、主创团队的高精尖三个维度,捕捉最符合实际、最贴近真实生活,更生动鲜活地展示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
聚焦人民警察精气神,书写为民底色
人民警察为人民,是最庄严的承诺,也是人民警察坚持不变的底色,永葆底色生辉,就是要求广大的人民警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不畏艰难,坚持以人为本,用人情味、烟火味守卫一方安宁。
《三叉戟》在塑造人民警察精气神的细节把握上得体到位,三位主演的演绎真实代入感强。剧中,董勇饰演的“大棍子”,面对线人尊重如一,不因职位特权、出身卑微而差别对待,甚至倾囊相助的行为,让观众看到了人民警察对人权的尊重;陈建斌饰演的“大背头”工作上理性认真,生活中更像一个邻家大哥,从办公室到社区街道,他在化解处理矛盾和群众沟通对话时的那种设身处地的真、锲而不舍一线调查时的痴,有效地传递了人民警察“正能量、接地气”警味十足的亲民形象;郝平饰演的“大喷子”,用心对待每位涉案人员,以心换心,感化拯救误入歧途灵魂的举动,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民警察阳光执法的温度。
随着剧集的播出,三叉戟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与担当的细节刻画将成为重要看点。无论是一马当先,深入犯罪现场的“大棍子”,还是身体力行冲锋陷阵的“大背头”,亦或是挑灯夜读,翻遍卷宗深挖案件漏洞的“大喷子”。在面对民众的声讨,上级的压力,二十年前各自不曾揭开的心结,念想牵挂带来的软肋,离间挑拨引发的分崩,金融大案的曲折复杂、新老警察代际对话的情形时,都不曾退缩过,三人不断磨合,聚力而为,最终成为极具震慑力的破案天团“三叉戟”。一句“老不意味着刀钝了,老意味着更多的担当和责任”充分的说明了三叉戟打击犯罪的坚定决心,更彰显人民警察不忘初心、忠诚履职坚守。
多元矛盾解构《三叉戟》情理法
剧中,个性鲜明、性格迥异的“三叉戟”各有所长又情感深厚。沉着冷静的崔铁军、雷厉风行的徐国柱、细致入微的潘江海,破案天团的日常相处+办案极具看点。而开篇就以二十年前的大案引出兄弟间的“矛盾冲突”和情义羁绊,战友老夏的牺牲推动着命运的齿轮转动,三人将如何消除隔阂、解决内外质疑,重新携手共克时艰、破解大案,更是紧紧抓住观众眼球。
现有剧情中,“三叉戟”正在经历信任重组、自我突破、本领更新等一系列的考验和磨练,案件线索中断,从未失手的“大背头”如何挽回局面?嫌疑人避实就虚,“大喷子”如何突破审讯阻碍?“大棍子”困于疏忽导致线人牺牲的自责和内疚中,如何放下过去面对当下?
这些多元矛盾的解构让观众在感受角色成长的同时,品味人民警察在情理法面前的使命抉择。面对人生困境、职场瓶颈与性格局限,“三叉戟”不断提升自己,不畏艰险,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魄力,不仅展现了人民警察肩负使命、担当责任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意在唤醒全社会对正义的追求,对人民警察的致敬。
“三驾马车”护航《三叉戟》叫好叫座
创作团队对剧本的精雕细琢、老戏骨的本色出演、解码社会内核的剧情把控,确保《三叉戟》叫好又叫座。
制片人+编剧+导演的黄金组合,是《三叉戟》高品质呈现的原生动力。三人携手让“以人为本,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影视作品”这句话变得掷地有声。制作团队和演员更是通过案件走访调研,与相关专业人士请教与座谈等方式,以精益求精的内容创作要求和真诚、专业的制作态度,为观众献上精品内容。
该剧,在原著的基础上,向精品要质量,剧本打磨一年有余,深度整合了当下备受瞩目的各类社会现象,敏锐地将社会热点的金融案件、中年职场困局、人民警察情法理抉择等进行艺术创作,以真角色真场景触及多元矛盾,开启了公安题材影视剧表达的新思路。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