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传递积极信号储备人才升级技术,全球电影共盼复苏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全球电影产业带来了重创和巨大影响,但是电影从业者们的热情和专注、坚毅和坚持、信心和信念,从来不曾缺失。
在刚刚落幕的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国内外的电影从业者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沟通市场变化对国际合作的影响及各国的应对举措,探求电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强调了中国与各国间电影交流的重要意义。
化危为机 进入国外主流市场
虽然中国电影行业已经大范围复工复产,但疫情对于合拍片的影响依然非常明显,最显著的表现在于对引进片的影响和对跨国合作的限制。鉴于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境外人员入境加强管控,跨国人员合作、境外取景拍摄、跨境后期制作等涉及人员出入境的跨国电影合作业务至今尚无法正常开展。
目前,在全球很多国家的电影院依然没有开门、新片拍摄也被迫停摆的局面下,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表示:“中国电影应该借船出海,电影人应该携手化危为机,借助后疫情时代带来的产业机遇期,让中国电影能走到更远的地方。”
让中国电影走出去,除了参加影展、在国外电影节领奖外,于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进入国外的主流商业市场。“国际合拍,一定要把目光瞄准顶尖的国际人才,希望中国电影在率先恢复产业发展的时期,到全球寻找人才,把中国情感融入到全球的制作理念之中,加强人才合作、市场合作和技术合作,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同时,也让中国人才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中国电影储备国际化人才。”此外,于冬提出,在加强合拍的同时,也要加强打击盗版,这对于电影登陆海外院线及网络平台具有积极意义。
万达影业则是以收购国外影业公司和院线的形式,在走出去上表现了很强的信心。万达影视集团高级总裁助理、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尹香今提到:“万达《唐人街探案》IP的设立,就是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放眼全球电影市场。即将推出的《折叠城市》希望能为中国的科幻电影开启新的里程碑,打造工业化体系的视效大片。”
平台携手 完善收费模式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电影决定改档延期的同时,也有一部分电影选择在互联网平台上线。随着传统院线和互联网平台之间出现的新变化,有些观点推测观众的观影习惯甚至会因此而改变。对此,业内人士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作为传统院线的代表,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表示:“影院就像一个火车头,它跑得越快,对车身带动越大,长尾效应才会越大,互联网平台对院线的冲击是有的,但两者不是此消彼长,有可能是共同培育更大市场。”
于冬则以菜系作比,称平台会员模式是包年包月,好像自助餐一样,准入以后便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感兴趣的电影,而院线电影更像大餐厅的著名菜系,凭借电影本身的内容来吸引观众的兴趣。于冬认为,电影最终还是要回到院线、票房,而强大的院线市场分账模式形成之后,才能完善电影各个窗口期在不同平台上的收费模式。“只有强大的前市场才有更强大的后市场,如果没有票房市场,电影行业就回到了‘石器时代’。”尽管网络平台的产业化发展在于冬看来趋势并不明显,但他预判将会出现“平台定制电影”,“就像电视剧已经出现了平台的定制剧一样,电影也会出现这个现象。因为对平台而言,它需要海量的内容,靠院线电影的内容是不够支撑的”。
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的发言也印证了于冬的看法。他透露,疫情期间爱奇艺最初流量和会员数很高,但内容供应不足的问题很快凸显。由于院线电影受限,网络平台第二季度同样没有什么新片可以上映,从而导致会员付费收入遇到了瓶颈。同时,他也提出,即便是作为“平台定制电影”范例的定制网剧,在疫情期间也受到了停工停拍的影响与限制,而定制电影在发展中也应更多借鉴网剧的经验。
在于冬看来,这是未来中国电影行业的一个大问题,急需业界一起研究出一个方法。他提议把平台的数据、院线和片方的分账、影院一人一影一票的方式连起来,比如在一定窗口期内看一次,不能回放。“平台的播放数据如果能够更加透明和真实,有助于院线和平台在窗口期携手。那些院线排不过来的片子,平台和院线一定会找到一个方式来消化。归根到底,如果没有票房市场,如果只是平台间按劳务拍摄,电影从业者创作的动力和博票房的冲动也就没有了,电影行业也就缺少了一部分向前的动力。这看似是商业的讨价还价,其实是行业的大问题。”
回归自身 加速国际交流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