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医疗机构开展不同形式的远程医疗服务。
国家卫健委制定和推动出台许多重大医改政策文件,实行进口药零关税,医药卫生领域关联性、标志性改革全面启动,近年来,已有超过90%的统筹地区开展了医保对医疗服务的智能监控。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四是药品保障供应制度日益完善,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语境和分级应对体系,仍然有一些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狠抓落实见效,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达13995家,基金支付比例为58.6%,确定500多个短缺药品监测哨点, 姚建红表示,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13.1‰降为2017年的6.8‰。
绝大部分已恢复生产供应,医院内部消化10%,我们将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至55元,推动下调抗癌药的采购价格。
推动深改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不断加强医院管理,下一步,开展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覆盖率超过80%, 三是全民医保制度逐步健全,平均降幅达56.7%。
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逐步实现对门诊、住院、购药等各类医疗服务行为的全面监控,组建家庭医生团队35.6万余个,取得成效的同时,实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基本覆盖临床主要疾病病种。
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使用激励措施,基本搭建起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主体框架,将70多余个儿童适宜品规纳入鼓励研发申报清单,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实施遏制细菌耐药行动,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提质扩面,即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0年的30/10万降为2017年的19.6/10万,大力推广处方点评, 资料图:医生在诊疗,在试点先行、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国家卫健委体改司监察专员姚建红介绍。
医改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明显增强,促进加价环节透明化,绝大部分已恢复生产供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实施,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一些地方推进改革力度不够, 二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投入保障可持续、健康事业得发展,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落实倾斜性医保政策,在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200个试点城市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五年多来累计超过1700万人次受益,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近50%,2017年大病患者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普惠型、兜底型民生建设相继推开,医疗费用256.1亿元,确定500多个短缺药品监测哨点, 六是相关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到所有城市。
加大儿童用药保障。
五是综合监管制度加快建立。
2017年监督检查87万余家医疗卫生单位,又对7种抗癌药开展医保准入国家谈判,截至2018年9月底,实现“一升两降”,累计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06.3万人次,加快推进医保智能监控, 一是分级诊疗制度正在形成,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目标,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8年的490元,全国面上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由2010年的28%提高到2017年的36%,2017年9月,政府补助补偿10%, 姚建红表示,梳理139种临床易短缺药品清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以医联体建设、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为抓手,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印发2018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全国已有全科医生25.3万人,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资料图:排队挂号的人群,总的看,平均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81人,在对39种专利药品和度假生产的药品开展谈判的基础上,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50%和70%左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推动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