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沉雨骤,百米危峦上
有他不惧生死的逆行壮举
山崩石落,千仞峭壁上
有他和工友们奋勇攀登的矫健身姿
他就是黄伟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工务段
乐素河桥隧车间主任
一名从父亲手上接过
养护宝成铁路接力棒的“铁二代”
一位在“7·12”宝成铁路抢险中
历经生死考验的抗洪英雄
生与死的选择
雨夜登上猫儿山的“孤胆英雄”
今年7月12日
陕南略阳县城被洪水倒灌
公路中断、通信中断、供电中断
宝成铁路白雀寺隧道上方的猫儿山
出现滑移式连续崩塌
为守护钢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黄伟和上千名抢险人员展开了持续16天的艰苦鏖战。
巡查时,乐素河桥隧车间干部职工发现宝成铁路王家沱至乐素河区间227公里处右侧护坡裂缝,出现鼓包,他们立即果断拦停了正在区间运行的一列货车。
接到水害险情,黄伟当即赶到现场,确认护坡暂时稳定,限速放行了货车。而随后在扩大范围检查时,他发现隧道北口仰坡也出现了裂缝。
“当时天已经黑了,雨一直在下,不时还有落石滚到线路上。根据经验,我判定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塌方,想到这,我立马带人上山检查。”黄伟回忆道。
黄伟和工友们登上山,发现了一处15米长的裂缝,导致铁路护墙开裂。
险情超出了想象。
面对随时可能出现塌方的山体,还继续上山吗?如果上,万一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如果不上,又怎么把险情搞清楚?
黄伟犹豫了一番,对工友们说:“你们不要上了,我一个人去看看。”
向前与后退的选择
明知山有险,偏向山上行的“逆行人”
天黑路险
黄伟摸索着又往山上爬了20米
发现护墙开裂得更严重
他大声警示山下的工友们:
“赶紧下山,进北头隧道去避险!”
“脚下的山路一步三滑,人根本就站不稳。我紧紧抓住前面的树木,手脚并用往上爬,心里只想着赶紧摸清状况,第一时间把病害情况传回去。”
明知山有险,偏向山上行。
就这样,他逐渐摸清了山上15至20道台阶式护墙全部拉裂、越往上护墙拉裂越严重等情况,并第一时间上报。
检查完护墙,黄伟又往山上攀爬了三四十米,没有发现新的险情。
而下山时,他又面临新的选择:往北走还是往南走?北边是安全的,但走北边的话南面隧道仰坡情况就检查不到了;如果走南面,就要通过随时可能垮塌的山体,人身安全难有保障。
但想到身上背负的责任,黄伟调转方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危险的南面山体,开始往白雀寺隧道上方的危岩攀爬。
不出所料,爬了不到30米,黄伟就发现了一个深坑,下陷区20米长、六七米宽、50厘米深。他赶紧拍了照片,避开塌陷区开始下山。
但是雨夜漆黑,又是在密布的丛林深处,他迷路了,还扭伤了左脚,被困在一棵树上。
7月13日4时许,黄伟被抢险人员救下山,他立即将山上的情况向抢险指挥部做了详细汇报。没过多久,轰隆一声巨响,半座山坍塌。
“那一瞬间,我惊出了一身汗,因为塌方的地方,正是我检查经过的地方。”
安与危的选择
悬空清除塌方体危石的“蜘蛛人”
“我悬挂在塌体坡面时
不敢抬头,也不敢回头
很多次,我们正在作业
山体又塌方了
头顶不断有碎石滚下来
脚下是翻滚的嘉陵江
望一眼,胆战心惊”
7月12日晚,中国铁路总公司技术专家和西安局集团公司干部职工就地驻扎,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
13日清晨,指挥部决定成立排险队,由黄伟所在的乐素河桥隧车间在坍塌体上部进行刷方作业,将松动山体上的浮石敲掉,为机械进场做准备。
坍塌体上的刷方作业与平日扫山不同,难度超出想象。
没有上山的路,抢险人员要背着土镐和撬棍,抓着安全绳、系着安全带登到150米高、坡度近乎90度的山顶,身体悬空像蜘蛛人一样,从上向下清理危石和悬空的树根桩。
在场的每个人深知任务艰险。这时,车间领头人黄伟说:“是党员的站出来、跟我上,关键时刻我们不上谁上!”
站在山头上,黄伟和工友们一手抓着安全绳,慢慢从滑坡边缘下去。坡面上到处是尖锐的岩石,一不小心就会划破手臂。
他们身体几乎悬空,在放绳的瞬间往下一跳迅速找到落脚处,让自己保持平衡。
在黄伟的带领下,乐素河桥隧车间人人奋勇争先,奔着早日抢通宝成铁路的目标,完成了多项抢险攻坚任务。
义与情的选择
宝成铁路抢险攻坚现场的“夫妻兵”
7月15日
在抢险现场
汉中工务段后勤小分队新增了一名女队员
她是黄伟的妻子叶静
自愿给抢险一线的工友们送饭
其实
她心里还藏着一份小心思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