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青年科学家王岚峰:半道结缘结构生物学 幸运源自不断努力

2018-12-11 18:51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年近40岁的王岚峰,并不是一个学霸,却是一个足够努力的人。他有一句座右铭:你可以不是最聪明的,但必须是最努力的。

  照着这句话,他在并不平顺的求学路上,闯出了一条科研小径,一步步地靠近自己的人生目标。

  王岚峰如今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组组长。他带领团队以结构生物学为切入点,研究目前威胁中国人口健康的头号病因之一——慢性乙肝,他希望通过系统的结构研究,阐明病毒持续感染的详细分子机制,寻找新靶点,进而研发新的靶向性药物,以治愈慢性乙肝。

  而一开始,王岚峰并不是“科班出身”。

  上世纪70年代末,他出生在山东滕州的一个小村庄,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他有4个姐姐。父亲在村里教书,对他亦是十分严格。年幼时,父亲意外事故致高位截瘫,家庭状况变得十分艰难,靠母亲带着姐姐们种地、种菜、养牲畜勉力支撑。

  王岚峰还记得他初中二年级时,学校交学费,别的同学都是大面额的钱,他却是一角、两角、五角的零钱叠在一块,“那时候才慢慢认识到,家里要供我上学,太不容易了。”他也常跟女儿提起这件事,去年的有一天,10岁的女儿突然跟他要个礼物——时光机。王岚峰问为什么,女儿说:“我想要穿越回您上学的时候,我有好多零花钱,想给您送点钱。”这件事把王岚峰感动哭了。

  除了家庭经济条件,王岚峰的求学路并不平坦。1997年,大学报考失利的他,被调剂到山东农业大学的兽医专业,这让他十分失落,“原想报考师范大学,将来像父亲一样做老师,所以起初很不想去上这所大学,但是我妈妈坚持认为,在农村考个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复读,家里没有能力再多供我一年,所以就去了。”

  尽管在校期间,王岚峰依旧十分迷茫;毕业时,他选择了考研究生,去南京农业大学读动物生理生化专业。

王岚峰指导学生 张亨伟 摄

  真正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是研究生期间的一场学术讲座。那天,学校的报告厅里被听报告的人挤得满满的,当王岚峰与同学从球场闻讯赶来时,已没地方坐了,他们站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听了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讲述SARS期间他们研究组率先解析了该病毒主蛋白酶高分辨率晶体结构的研究工作。王岚峰说,“听完报告后,我顿时发现,太有意思了,这可能是我一直想找的东西,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对一样东西有如此急迫的想法了。”

  于是,硕士快毕业的时候,他报考了饶子和院士的博士生。但第一年,他没有考上。

  失利后,他选择了直接北上,“我跟导师说,硕士毕业后我就不工作了,我就上您那去做实验。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是来学习的,我明年再考一次。”

  第二年,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饶子和院士的博士生。真正迈入科研的大门后,王岚峰才感觉到落差,面对从各大名校出来的尖子生,他说自己没法跟他们比聪明,能做的就是更努力。他成了实验室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走,有时候为了尽快纯化出一批蛋白并筛选上晶体,甚至熬通宵做实验。

  彼时在结构生物学领域,他相当于从零起步,每个阶段的关键技术都不懂,怎样在短时间内弄明白这些且把课题做出来?他选择了“众览博学”:那时候实验室人多,每个方面都有做得很好的师兄或师姐,王岚峰就帮他们“打工”,来换取他们的直接经验,一样一样从零学起,最后将每个环节的技术逐一打通。

  这段努力摸索的时光,也让若干年后,王岚峰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时,能独当一面。

  那时他所去的美国实验室刚成立一年,导师是化学背景,生物学这块的实验体系是王岚峰一点一点从头建立起来的,“我什么都可以自己做,而且很快能做出来,这是因为前面四五年不断努力摸索,在那个阶段也许只有量变,但到了博士后期间产生了质变。”

  往回看,他说,“你努力了,将来总有一天,曾经的付出会加倍回报你。”

  2016年7月,王岚峰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工作,也算圆了自己20年前想做老师的梦想。

  来时路不易,前行倍珍惜。“科学这领域,我挺喜欢它的”,王岚峰说,“一旦有点小突破,会很有成就感,所得到的回报,远不是说多赚点钱就可以替代的。”

  王岚峰“努力的人生”还在继续,他希望自己下一步能以基础科学为依托,在应用领域有更多开拓。(完)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