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社会治理如何走向精细化:理念创新 治理重心下沉

2019-01-23 03:27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社会治理如何踏石留印走向精细化

  ◆提高精细化水平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政府兼顾各阶层各群体利益源头减少社会矛盾诱因

  ◆完善法律制度解决好“法要治民更要治官治权”问题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 本报见习记者  刘    欣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实现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与此同时,社会治安环境持续保持稳定,同样是一个奇迹。“成绩斐然,缘自社会治理理念的持续创新。”多位学术专家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达出共同的观点。

  目前,经济发展需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社会治理也需要从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化治理。如何完成这一转向的平稳推进,受访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理念持续创新

  治理重心下沉

  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上海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长宁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是上海连接长江三角洲的“桥头堡”。

  长宁区通过注重协同参与,推动重心下移,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覆盖,为社区居民提供涉及公安、民政、人社、卫生计生等11个大类170项服务事项。各受理中心均做到“三一两全”,即“一窗受理、一网协同、一次办成,全市通办、全年无休”,切实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建成群众家门口的“政务便利店”。而这,仅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创新治理理念,触动力量下沉的一隅景象。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以及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孙宽平对记者说。

  “古往今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演进变化趋势。”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肖唐镖说,我们目前强调的是多元主体相互之间的平等性、回应性、透明性,权责一致、追求效能。

  既加强顶层设计

  又注重基层实践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利益诉求呈现多元趋势,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治理重管控轻治理、重政府轻社会、重大概轻细节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多位受访专家给出的方法是: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既加强顶层设计又注重基层实践,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孙宽平总结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发现,当前,我国社会矛盾集中在基层,矛盾涉及的主要是改革中失利的人群和社会弱势人群,后者的反应更为强烈。

  “建议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完善多元化民意表达机制,优化不满甚至愤怒情绪宣泄的制度化机制,运用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完善信息汇集分析和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同时,深入群众做好政策决策前的情况了解,制定过程的反馈修正机制。”孙宽平说。

  “从治理层次看,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基层社区是生产、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是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多发地,也是各方面治理力量的所在地。”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副教授高新分析说,部分基层地区存在社区认同感不强、自治意识偏弱,群防群治组织防控的整体性、协调性不高等问题,导致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不够及时有效。而在政府参与社会治理的队伍建设方面,大量非警务活动长期过度占用本已超负荷运转的有限警力资源,加之执法外部环境不佳、执法权威性不足与执法不作为、乱作为、不严格、不公正、过度执法、粗暴执法等执法素质不高并存,个别地方对办案、管理、服务,对抓大案、破小案与控发案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准、用力失衡,制约着社会治理成效的充分发挥。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