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7日电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27日透露,生态环境部正加强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防控、疫情动态变化监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制定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救援机制,建立高温热浪与健康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同时,强化适应气候变化人群健康领域的研究,组织开展相关的健康项目,增强公众应对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的能力。
资料图:光伏发电项目。赵春亮/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关于中国承诺的2020年的一些目标中,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目前达到百分之多少?距离15%的目标还有多少距离呢?另外,在《年度报告》中应对气候变化新增了“人体健康领域”的章节,新增这个章节有什么考虑?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就可再生能源的问题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目前正在开展可再生能源促进法的执法检查。截至到2018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3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38.3%。其中,水电装机3.5亿千瓦,风电装机1.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7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781万千瓦,同比增长2.5%、12.4%、34%、20.7%。从数字可以看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是非常的迅速。
赵英民指出,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9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比重的26.7%。其中,水电1.2万亿千瓦时,风电3660亿千瓦时,光伏发电1775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906亿千瓦时。随着可再生能源促进法的深入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正在日益显现。
针对人体健康问题,赵英民称,应对气候变化对全人类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有影响,同时也通过自然环境直接作用到人体健康。科学界关于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也在增多,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他说:“我们正在努力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推进建立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以及标准体系,同时不断加强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防控、疫情动态变化监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制定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救援机制,建立高温热浪与健康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我们还不断地强化适应气候变化人群健康领域的研究,组织开展相关的健康项目,增强公众应对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的能力。”
赵英民还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反映出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与社会福祉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和国际社会携手共同应对,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努力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