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1月26日电 题:基层股长前后11年、作案500余次、冒领3500多万元,扶贫资金监管沦为“牛栏关猫”
新华社记者毛一竹
在近11年时间里,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一名股级干部竟将“黑手”伸向老百姓的“活命钱”,以虚报冒领的方式骗取民政扶贫专项资金3587万元,将近该镇实际发放专项资金总额的一半。
扶贫资金的审批、核发原本有一套较为严格的制度,却因当地执行层层打折,变为“牛栏关猫”,资金监管亟待加强。
赌博欠债盯上百姓“活命钱”
中山市纪委监委调查发现,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1月,陈志祥在担任港口镇社会事务局民政事务股股长期间,从其经手的14个专项资金中无一例外地“捞了一笔”。
近11年间,陈志祥作案529次,最多的一笔约70万元,最少的一笔仅20元,虚报冒领扶贫专项资金共计3587万元。作为民政事务股股长,陈志祥看似级别很低,却掌管着全镇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发放。
据该案调查组组长彭立新介绍,陈志祥的作案手段主要有三招:
一是冒充死人做大人数。在统计扶贫资金发放人员名单时,虚构人名或冒用死亡的五保户、低保户或优抚对象的姓名,虚增发放资金数额。
二是偷天换日、中饱私囊。在提交给银行的批量发放电子数据中做手脚,虚构、冒用他人姓名,对应收款账户皆为自己银行账户,让虚增的扶贫资金落入自己口袋。
三是涂改账单、洗白罪证。资金发放后,陈志祥会主动提出替财务人员收取由银行出具的对账清单,并对清单加以涂改或伪造、销毁,再将“洗白”后的单据交给财务人员入账处理,掩盖犯罪事实。
据统计,仅2016年,该镇发放民政扶贫专项资金约为1217万元,陈志祥骗取了726万多元,占当年该镇实际发放扶贫资金总额的近60%。
陈志祥接受调查时承认,因赌博欠下债务,于是打起了扶贫资金的主意。“2005年我开始赌博,最多一次输了200多万元,还不上钱,听说有人欠赌债被推下海,我很恐惧,所以冒领的资金越来越多。”陈志祥说。
办案人员透露,陈志祥开始以为每笔数额不大,应该能还上,直到接受调查,才得知总额高达上千万元。
“一群懒猫”养肥“一只硕鼠”
记者调查发现,2007年第一次作案时,陈志祥并未假借他人之名,他的名字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银行对账清单上,单笔资金全部为4200元,而真正的困难群众仅有100至300元。
账单上能看出很多明显的涂改痕迹。例如,涂改液将收款金额“18623”改为“623”;陈志祥从网上购买的假账单与银行账单纸质、字体都不一样……
如此漏洞百出的弄虚作假,竟躲过了一层层审批审核,连陈志祥自己都不敢相信。“开始没想到能成功拿到钱,我的作案手法很粗糙,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发现。”
按照制度要求,经办人提请资金申请后,镇社会事务局和财政分局局长、分管民政事务和财政工作的镇党委委员、镇长、镇党委书记要逐级审核签名确认;银行对收款人及账户逐一核对后进行发放;镇财政分局对银行实际发放的明细清单进行对账核实。
但实际操作中,人人都认为前面有人核过,草草签名了事。“政府部门认为银行核过,不会出错;银行认为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不会有错,也不去核对姓名、账户是否一致,审核流于形式。”彭立新说。
与“勤奋的硕鼠”陈志祥相比,对资金进行审批审核者如同一群“懒猫”。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在港口镇社会事务局原局长吴少琼看来,陈志祥任劳任怨,老实肯干,因此把很多自己的工作都放心交给他做。陈志祥主动提出去银行取对账单,财政局工作人员也乐得偷懒。如此一来,资金申请、审批、发放、入账都由陈志祥一手包揽。
陈志祥案发后,时任镇党委书记等22名党政干部及工作人员因履行责任不力受到追责,吴少琼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移送检察机关。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心里很害怕,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担心被发现、被惩罚。”陈志祥说。
强化资金监管,防止“盲审盲批”
今年4月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两次集中曝光了44起扶贫领域的典型案例。随着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强化资金监管、完善相关机制变得愈发重要。
陈志祥案发后,中山市开展民政民生专项资金专项整治。在港口镇中南村,记者看到民政扶贫资金的发放信息在村委会公示栏张贴,公开公示范围逐渐扩大。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