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以“海”为镜 洱海治理初现成效

2018-11-26 23:37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中新社大理11月26日电 (记者 刀志楠)“洱海湖区里尤其是从9月份以来总磷浓度较历史同期有所下降,这也说明截污治污的工作发挥了一定效果。”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副院长王欣泽说。

资料图:洱海风光。中新社记者 李进红 摄

  洱海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洱海流域内人口不断增长,人类生产生活对湖体的侵蚀以及流域污染日益加重。多年来洱海水质在Ⅱ—Ⅲ类之间波动,特别是2016年水质下降,全年5个月为Ⅱ类、7个月为Ⅲ类。

  2016年1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的决策部署。2017年1月,大理州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实施“七大行动”,其中包括:划定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开展餐饮客栈服务业违规经营整治等。

  经过近两年时间,洱海治理初见成效:国家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日前正式反馈,2018年11月份洱海湖心断面水质为Ⅱ类,这是自2015年以来洱海首次实现11月份水质为Ⅱ类。

  近日,中新社记者跟随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水质采样分析团队前往洱海进行作业时了解到,水质分析员们需要每周2次、每个月约8次进行洱海水体采样,每次均需要采集17条垂线的水样。

  “从事这项工作已经三年了,直观上感受洱海水质真的是越来越好。”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水质分析员高英说,“虽然辛苦,但是每次检测结果出来,水质变好一点我都会很惊喜,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2018年以来,大理州持续深入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果断采取系列措施,截污治污工程提前闭合运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全面启动、河长制工作落实见效,各方面管理进一步强化,洱海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谈到洱海近两年来的变化,在双廊开了三年客栈的本地村民杨开秀喜上眉梢。虽然时值旅游淡季,双廊街头游人不多,但是对于未来杨开秀充满了信心,“只要我们洱海依然那么美,就不愁生意。”

  四川姑娘杨菲菲对此感受颇深。2008年,杨菲菲来大理旅游,瞬间被苍山洱海“圈粉”,于是留在这里成为了一名“新大理人”。每年洱海边上都会有很多拍婚纱照和举办婚礼的人,杨菲菲利用所长,在这里开了家婚纱旅拍工作室。

  “2014年的时候,我在海东出外景,第一次见蓝藻,水很绿。那时候才知道,洱海被污染了。”杨菲菲说,“洱海治理以后,今年的变化是肉眼看得到的,水明显清澈了很多。”

  “洱海是一面镜子。我们所付出的努力都会在湖泊的水质指标、生态指标上得以体现。这面镜子映照的,是我们的发展模式和行为方式。”王欣泽介绍,今年洱海水质的整体情况相较前两年来说,是有向好方向改善趋势的。

  “如果12月份我们仍然是Ⅱ类水的话,可能比2017年还能多一个月的Ⅱ类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转变。”王欣泽说,“洱海湖区里尤其是从9月份以来总磷浓度较历史同期有所下降,这也说明截污治污的工作发挥了一定效果。”

  但王欣泽坦言,Ⅱ类水的达到,并不意味着洱海生态或者说水质拐点的到来,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继续去做。(完)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

澳大利亚脐橙 20个装 新鲜水果 节日礼盒送礼礼品团购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