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绍兴11月27日电(童笑雨)新样态学校什么样?这是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叶翠微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学界一直探索的方向。11月26日,在浙江绍兴举行的“首届新样态学校论坛”上,“让教育从育分变为育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的呼唤,是在座逾千名专家、学者心中为新样态学校描摹的面貌。
“新样态学校”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发起并组织成立的公益性教育组织,旨在探索一条全新的学校内生式发展之路,以满足社会、公众对于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论坛现场。主办方提供
在中国,新样态学校作为“未来学校”的一种可见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想要办好自己的学校”的校长的关注和探索尝试。但如何清醒地看待“新样态学校效应”,引领学校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是教育者需面对的“冷思考”。
“新样态学校相对于旧样态而言,摒弃了传统教育中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等一系列缺点。”在浙江大学教授刘力眼中,新样态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精神家园。“它强调学科和学生的整合,要求学生以项目为基础积累经验,实现学习与现实环境的当代问题的相联。”
对此,叶翠微深有体会。他说,目前很多学校将育人目标与课程的关系颠倒过来,过于强调课程和知识本身,虽然在提升学生个人素质上得到了充分发展,但在何以“树人”上,做的还远远不够。
叶翠微认为,唯有完成从育分向育人的转变,才能下好人才培养这步棋。“人才培养不为当下,只为未来。”在他看来,让学生成为有根、有趣、有魂的人是新样态学校应该达成的目标,而非仅仅为了获胜和升学。
不玩应试教育升级版、不玩掐尖生源战、不玩媚俗招师秀是叶翠微眼中学校的“无为”。“这是一次寻找教育初心的过程,也是新样态学校‘有为’的尝试方向。”
如其所言,培育真正的“人”,是新样态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但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育分”观念的转变上,还显露在文化传承之间。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刘铁芳指出,新样态学校必定是呼唤文化价值回归的学校。他所言的文化价值,不仅包含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自豪,还涵盖了时代榜样所传递的价值观,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即“家国情怀”。
于此,刘力深表赞同。“当前很多教案都没有价值观的学习目标。”他建议,要在学科课程中,编制“价值教学单元”或强调价值学习目标。此外,在学校文化环境课程创设上,要总店宣传民族英雄和国家典范,将当前的“偶像教育”变为“榜样模范教育”,把对新样态学校的理想,变成理想的新样态学校。(完)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