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知何时起,传统菜市场少了,盒马鲜生等新零售超市越来越多。
承担着人们的吃食,可讨价还价,充满着烟火气的传统菜市场在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1
现在很多人忙于工作,把吃饭这件事情交给外卖,锅碗瓢盆长久不用,早已积尘。
对一些老年人来说,逛传统菜市场已成习惯,那里有新鲜的蔬菜,有可以讲价的老朋友,有能货比三家的商品。
他们清楚地知道商贩里哪家的鸡蛋最好,哪家的肉最足秤,哪个老板最大方。
“番茄3块2。” “零头抹去吧。” “肯定给你抹,3块吧。”
“对了,你外孙回老家了啊?” “嗯,由他爷爷奶奶带着呢!”
边和老朋友们聊着天,边挑拣着商品,不知不觉间在北京帮闺女带小孩的李大爷手里已被大袋子小袋子填满。
有时候想起做红烧鱼,“老林,给我来一条鱼,”“老张,红烧要用啥来着,帮我配好吧,我等会儿直接拿走。”
不像在超市需要逐一挑选,说话间,菜市场摊点的老板已经把东西准备好。
图为北京一家菜市场里的水果摊。 谢艺观 摄
家住河南的80后小江在家时总爱陪着妈妈去逛菜市场。
小区离菜市场有1公里,妈妈退休后每天会在9点半左右出发,逛两个小时回家,休息一会儿开始做午饭。
“我一在家,她就会做很多菜,买的菜也会比平时多,她的腿脚又不好,我就总会陪着去。”
小江对菜市场的记忆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的。
大概四五岁,她就跟着妈妈去逛菜市场,以前的菜市场里有她的太多回忆。
像菜市场旁边的小吃摊,她不知道光顾过多少次。再如,菜市场中间有一个菜摊,有一次她帮妈妈买菜被骗,从此再也没光顾这家菜摊。
长大后,小江去郑州工作,住的房子旁边只有一些菜店。
受妈妈要去菜市场买菜的影响,隔两天她就要骑着电动车去菜市场。
得益于长期的买菜经历,她明白什么样的蔬菜新鲜,知道如何挑选西瓜,了解各种肉要做什么菜。
聊着天,挑拣、比较,转眼间车篮子已被装满,对她而言,“满载而归,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图为居民前往菜市场购物。 谢艺观 摄
喜欢去菜市场的还有60岁的王婶。她逛家门口的菜市场几十年了,这些商户就像她的邻居。有些干了20多年的,孩子上学、结婚,她都知道。商贩们也知道她爱买什么菜,甚至提前帮准备好。
“有些时候,拿的钱不够,都是东西先拿回家,下次再给。”
她也常逛超市,但哪天钱不够,超市是不会让她拿着东西回家的。
这些人情味,让王婶总爱来这买,“互相照顾着嘛。”
2
菜市场里,人们擦肩而过,购买着想要的商品,看似热闹。但在北京丰台的一家菜市场里干了二十多年的商户老王知道,菜市场当年的辉煌早已不再。
“现在来买东西的人少了一半。”
这句话里包含着太多的无奈。
菜市场里面的商户多是和老王一样的河南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好多年。自己的孩子从学校到结婚生子,这家菜市场也从辉煌走向没落。
图为北京丰台一家菜市场门口。 谢艺观 摄
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是,其他零售业态的出现正在让传统菜市场失去竞争力。
不仅年轻的客户不爱来,连买菜的主要群体中年妇女们也正在流失。
这里面有环境的因素,长期以来,传统菜市场给人留下的感觉就是脏乱差。
“地面上有陈年老垢,仿佛怎么也洗不干净。海鲜区的地面总是湿漉漉,空气里还弥漫着鱼腥味和旁边肉摊上传来的肉骚味。”
在小江的记忆中,还有随处乱丢的烂菜叶子,永远都很满的垃圾桶以及不知道从哪里流出来的污水。
常年逛的人已经习惯,但对于很少逛菜市场的人来说,这与蔬菜整齐摆放在货架上、条件更好的盒马鲜生等新型生鲜超市,完全没有可比性。
图为北京丰台一家无人生鲜便利店。 谢艺观 摄
另外,商品同质化也成为菜市场的一个弊端。
商户们卖的基本上是同样的菜。一些比较少见的菜,却又寻不到。这时候,盒马鲜生等超市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就算其他不行,只要价格便宜也是传统菜市场维持客流量的“法宝”。
“超市里的菜虽然多数比菜市场贵,但价格上并没有明显差别,一些打折产品更是比菜市场便宜。”来菜市场买菜的徐姐表示。
3
“乡农入市起中宵,蓏自篮提菜自挑。细雨出来箬帽荡,秋风人渡米筛桥。”
这首上海民间的竹枝词描绘出近代江南街市的日常,看似平淡无奇的菜市场蕴含着城市的岁月积淀和脉脉人情。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