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这些“试验田”带来太多好消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上海起步,不断发展,目前已在全国设立12个。
5年来,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国家战略等领域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目前,已形成153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并分4批向全国推广复制。自贸试验区建设究竟取得了什么成果,带来什么便利?未来将在哪些方向继续探索?经济日报为你梳理……
这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五月十五日摄)。丘根茂摄(新华社发)
负面清单“由外及内”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后,开始推动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改革。
2015年成立的广东、福建、天津自贸试验区也先后实施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
2016年9月,我国在总结几个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改革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成熟、可以在全国推广的经验做法。负面清单的概念也逐渐从对外投资协定谈判引入到国内经济治理。
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中,对国企、民企、外资等各类市场主体,是同等待遇,清单之外的都可以依法平等进入。改革后,行政审批减少,企业负担减轻,市场活力释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负面清单不是简单的“由正转负”,并非把原来的鼓励类、允许类去掉,把禁止类和限制类合并起来,而是要对各行业各门类进行重新分析评估,尽量缩短清单条目,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桑百川表示,得益于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长度等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世界各国企业看到了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提升了投资中国的意愿。
“单一窗口”建设释放更多红利
2014年6月,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不到9个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在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正式启动。从一开始,该试点就围绕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制度高地”的任务先行先试,彻底摒弃了“政策洼地”的传统思维,为全国自贸区建设及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示范。
试点成效如何?企业说了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采用互联网接入,企业可随时随地录入申报数据,不仅减少了重复录入工作、降低了企业成本,还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让企业得到满满的获得感。
依托各自贸区良好的平台支撑,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不断加快,并逐步实现了从“方言版”向“标准版”的升级。
目前,以对标国际为核心的自贸区海关监管制度已基本确立,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来自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进区、后报关”“自行运输”“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多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已率先对接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通关无纸化率从自贸区挂牌时的8.4%大幅提升至90%以上。在普华永道、上海美国商会等机构调查中,“先进区、后报关”制度被企业评为最重要、企业受益最广、影响力最大的自贸试验区改革之一。
“放管服”激发活力
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经验尤为丰富,比如,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保税燃料油供应服务船舶准入管理新模式,“先放行、后改单作业模式”,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海运进境集装箱空箱检验检疫便利化措施,入境大宗工业品联动检验检疫新模式,国际航行船舶供水“开放式申报+验证式监管”等。
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也给众多企业带来便利,比如,企业送达信息共享机制,边检服务掌上直通车,简化外锚地保税燃料油加注船舶入出境手续,国内航行内河船舶进出港管理新模式,海关企业注册及电子口岸入网全程无纸化等。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自贸试验区的市场活力不断迸发。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3年来,区内新增企业7万多户、注册资本1.5万亿元,分别是挂牌前历年总和的4.6倍和6.8倍。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3年来,累计登记市场主体4.5万户,是设立自贸试验区之前市场主体的2倍。天津自贸试验区用占全市1%的面积,创造了全市约12%地区生产总值、四分之一的实际利用外资、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额。
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年来,全域新增注册企业13055户,占全市同期新增注册企业的9.5%,其中新增外资注册企业240户,占全市23.3%。
自由贸易账户架起资金高速路
自由贸易账户是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的“重头戏”,也是自贸试验区内各项金融创新的基础。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