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尼波尔曲一千零九十五天
四川仁寿县法院援彝干部叶晓东故事
囗 本报记者 张晨 马利民
山洞、隧道、晃晃悠悠的车厢、断断续续的信号,每天仅有一班的慢火车上,叶晓东挤坐在人群中,这是他往返于喜德县城和尼波镇的唯一通路。
2018年6月15日上午,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民法院龙正法庭副庭长叶晓东正在四川省法官学院培训。突然电话响起,“省里组织援彝,你去不去?”分管院领导问。
“去!”一声没有犹豫的回答,改变了叶晓东的工作轨迹。
走村入户
遍访农家宣讲政策
地处四川西南的凉山彝族自治区喜德县,偏居大凉山一隅,是国家和四川省的贫困县。喜德县下辖镇中,尼波镇是最偏远的一个,全镇10个村都是贫困村。
2018年7月3日,一个雨天,叶晓东来到尼波镇尔曲村,担任“四治专员”,开始1095天的驻村工作。
“第一印象是穷,镇上就一条主街,一眼望到头。”叶晓东说,尔曲村是尼波镇最大的村,全村2128人均为彝族同胞,550多户里有250户贫困户。
带上村支书阿西阿沙当翻译,叶晓东来到尔曲村山里的阿西阿比家里。阿西阿比老两口均已古稀之年,30多岁的精神病儿子是家里最沉重的负担。上铺睡人,下铺睡牛和马,叶晓东看着难受,身上带着的800元钱都给了老两口。阿西阿比不依,非要叶晓东抱只鸡走。
“鸡留下,你们好好生活,过些天我再来看你们。”叶晓东说。
在大凉山高寒地区,为了防冻防盗,“门前一堆粪”“人畜混居”“墙上不开窗”的居住习惯延续了千年。移民搬迁、“三房”建设、彝家新寨、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政府解决“人畜混居”问题的各种措施深受群众欢迎。如今,尔曲村集中安置点的工程正在建设中,2019年,阿西阿比一家将迁至彝家新寨。
顶烈日、冒风雪、趟溪河、踏泥泞,除了本村4个村民小组范围内的180户贫困人口外,叶晓东还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一道,辗转近千里深入自发搬迁到冕宁县漫水湾镇、越西县乐青地乡、西昌市礼州镇、黄联关镇、月华乡、四合乡,德昌县德州镇等地的70户贫困户家中,开展贫困户精准定位,走访调查,宣讲政策。
出行靠什么?大路坐汽车,小路骑摩托,没路靠双脚。
2018年11月3日,叶晓东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是女儿的生日,可惜无法陪伴她度过,这是7年来的第一次。参加完省院召开的座谈会后,马不停蹄地赶去与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会合,70户贫困户的定位采集工作这周必须完成。村里没有公务车,帮扶单位县教育局为我们租了一辆江淮瑞风小车,才跑了5万公里,车里已经像鼓风机一样吵。车到不了的地方,就走路。到了饭点基本都还在山里转,常常是连续一周午饭下午3点吃,晚饭晚上9点吃。
“脱贫攻坚争分夺秒,没有周末可言。”叶晓东说,从眉山到凉山州首府西昌要走6个小时,从仁寿县家里到尔曲村驻地要两天,隔两个月才能回家探望一次。
建档立卡
管住社区戒毒人员
“四治专员”,治的是超生、辍学、毒品和艾滋病。
禁毒工作是此次政法系统在凉山州开展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10个村里,尔曲村禁毒防艾的压力最大。叶晓东和尼波镇其他7名“四治专员”到岗后,迅速加入尼波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快速熟悉“索玛花”等软件操作,建档立卡,积极开展社区戒毒人员的登记接待谈话,掌握动态。
去年7月至今,叶晓东累计接待谈话100余人次。
“这些社区戒毒人员大部分已经恢复正常生活,有些开始外出打工挣钱,基本没有人员复吸。”叶晓东说。
冬至是彝族新年的第一天,彝族群众放假了,叶晓东却不放假。趁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契机,叶晓东参与组织尼波镇禁毒政策法规专题宣讲会,宣读政策。如今,尼波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排在喜德县24个乡镇中的前10名,为禁毒工作打开了局面。
工作中,叶晓东并未把自己局限于“四治专员”。彝区法律普及和应用程度低,作为一名有着十年基层法庭工作经验的业务能手,叶晓东不忘发挥自己的法律专长。
2018年8月20日至23日,尼波镇举办了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班。叶晓东为村民带去一堂量身定制的法律课。围绕“在外农民工应如何维权”的主题,叶晓东从法律常识讲起,由浅入深,引出有关劳动合同法的内容。
“叶法官的课非常吸引人,4个班200余人座无虚席,没有人半途离开。”尼波镇人大常委会主席勒格伍加说。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