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成为新农资。当农产品销售搭上电商快车,“卖难”问题增加了新的解决渠道。帮助群众脱贫,助推乡村振兴,电商会给一个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农民如何“接得住”电商这项新技能?“网上”连“田间”,会让农业产业链发生怎样的变革?请看乡村主播郭姐和村民们的“触”网故事。
起步
智能手机换下“老人机”,培训想打退堂鼓又心疼买手机的钱,挣了1500元的“第一单”让她铆足劲上满4期培训班
想不到,武乡县知名的乡村主播“郭姐”,不是“80后”“90后”,竟是一位快60岁的农村大姐。
郭晋平也想不到,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老了老了,还赶了一回时髦。”
太行山麓,晨光熹微,山西省武乡县上司乡岭头村田埂上,郭晋平早早支起三脚架,架上手机,打开直播软件,一边松土、除草,一边跟网友互动,“各位朋友,今天又见面了。”“你们看,这儿空气多好,庄稼苗多绿,长出来的小米能不健康吗?!”
郭晋平文化不高,说起过去,不是围着灶台转,就是拾掇几亩地,几十年如一日。但一部手机,让她的人生轨迹有了“大变化”——成了网友熟悉的“郭姐”。
“操心种地、浇水,更操心粉丝涨了没有,流量也是农资。”郭姐打开手机,时兴软件一应俱全。抖音上,一锅金黄的小米在火上咕嘟着,郭姐念起自创的广告语——“熬着稠,喝着香,看完赶紧买两箱”;微店里,郭姐的“货架”上摆着小米、核桃、酸枣面等十几种土特产,“疫情没影响订单,前几个月卖出500多单!”
“网上能挣钱,以前哪想得到!”郭姐说,“现在村里大多是老人妇女,我都算年轻的了。”守着七八亩地,种点杂粮,收成好时一年挣个千把块,年景不好,一年就白瞎了,这日子咋才能过好?
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也是武乡县面临的课题。山峁相连,乡村大多“长”在圪梁梁上,和不少农村一样,当地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村子多成了“老人村”。2014年底,全县贫困人口5029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3.9%。
可山旮旯里藏着“宝贝”。武乡地处小米黄金生长带,昼夜温差大,武乡小米素有“金珠不换沁州黄”美誉。“外面商贩两三元就把小米收走,贴上商标能卖十几甚至几十元。”县电商办副主任郝旭东说,“怎么才能让咱乡亲们把利润的大头挣上?”
电商带来了转机。2015年,武乡县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电商是新玩意,咱能行吗?”郝旭东一趟趟进村,一家一户动员。岭头村的第一期培训班,让他的心悬了起来——就来了7个村民。
郭晋平就是这1/7。老师让下载微信,她拿的还是老人机,赶紧让女儿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老师手把手教,咋装软件、加好友,上课就像听天书。”她想打退堂鼓,可又心疼买手机的钱,只能硬着头皮上课。
第一个订单让郭姐改变了想法。侄子帮她转发了一条销售信息,深圳的网友买了100多斤核桃。一下子拿到手1500元,郭姐来了劲头,铆足了劲儿上满4期培训班,咋开微店、咋直播、咋弄短视频,她干得越来越溜。
郭姐算了笔账:现在小米价格翻了几番,一斤卖到10元,刨去种地成本和运费,净挣七八元。去年她卖了1000多单,收入近10万元。
“留守村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刚开始发展电商,真难!”岭头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堂感叹,“可再难也要迈出第一步,县里的培训班开了一期又一期,先学会的带动没学会的。”
“在手机上卖东西,能行吗?”刚开始,村民魏宝玉压根不相信。近50岁的他常年在外务工,一次重病让他干不了重活。
郭姐挣了钱,给魏宝玉带来了信心。
“第一单20斤小米,挣了200多元!”这下,魏宝玉迷上了电商,不管走到哪,都举着手机拍,“城里人爱看村里的事儿,我的粉丝有几十万人。”去年,魏宝玉靠电商挣了7万多元。
见到真金白银,村里开微店的越来越多了。“50后”王成胜微店年收入过万元,残疾人微商张绍东销售收入6000多元……如今走进岭头村,墙上刷着“把小米卖向全世界”,村里主干道改名为“微商路”,家家门口贴着二维码。郝旭东说,村里有100多户农民发展电商,其中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村民,“留守村民也能当‘网红’,电商让这个‘老人村’焕发了青春。”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