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移动+数据构建未来媒体新生态
11月28日下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举办网络视听数据论坛。此次论坛将主题确定为“移动优先 数据赋能”,聚焦网络视听数据的应用和评估,这也是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首次以网络视听数据为题举办分论坛。
来自网络视听管理部门及行业的众多专家发表精彩观点,从数据应用和数据评估的小角度切入,从传统媒体转型、新型视听平台建设、技术与人才的发展和应用等维度共同勾勒出了媒体生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引发了行业对网络视听发展趋势的大思考。
改变传统:
推进移动先行战略
随着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进程促使网络视听产业逐步向移动化、品质化、生态化持续推进。面对这样的转变,传统媒体阵营及时调整思路,积极转型、深度融合,移动优先的战略布局取得明显成效。
在如何使内容的补充跟上移动的步伐方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总编辑赵随意给出了生动的答案:“将传统的媒体内容,不加处理地照搬到移动端口和互联网端,就认为是移动了,这是有问题的。应当用新技术和手段重新再现,比如央视快频,并且要与原媒体彻底切割,完全改头换面,颠覆性地变身。”
以“鼎新”战略布局小屏,以“革故”策略打造大屏,形成差异化布局。四川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王红芯也展示了该台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开拓新媒体市场的鲜活故事。四川电视台首先敏感地察觉到了媒体环境的变化。“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态统计报告,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到98.3%,这个数字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说明舆论场就在我们每个人手边的手机里。”王红芯说。
为此,近年来四川电视台逐步构建了新媒体产业集群,建立了领先的融媒体中心,实现了全媒体、跨平台、多元化的传播,聚合了全省24台,不断地扩大传播的影响力。“在践行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抓住用户、感知用户、了解用户的必要性,我们一定要目中有人,心中有数。”王红芯总结道。
放眼当下:
打造数据驱动新型平台
更加准确的人脸识别以及深度分析、人工智能参与作品创作、多维度剖析受众喜好……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媒体应用的发展可谓在意料之中,但速度和场景的变化却在意料之外。今年的“双11”,优酷与东方卫视、浙江卫视跨平台携手,海内外同步直播,共覆盖了2.4亿用户,晚会收视率破2,电视市场占有率18%,双双位居第一。
阿里文娱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编辑张丽娜详细介绍了技术如何赋能内容创作:整个直播过程,优酷采用了智能编解码技术,把bits(二进制数系统中一种计量单位)分配到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以保证在同等画面质量下为用户节省更大带宽。比如对演员、舞蹈动作等主体做高保真编码,对人眼容易忽略的部分,如背景、观众席等不重要的细节信息做弱化处理。在优酷的平台上,这样完美融合的案例正优化一切内容生产环节。利用“鱼脑”,可以完成剧本、演员、投资人的筛选,极大减少投资的风险和偏差。
芒果TV则在新型视听平台的建设上更加注重人才与管理的重要性。今年是芒果TV的数据管理元年,芒果TV从网易找到了一位数据领军人物,以其为核心正式成立数据管理部,迅速形成了一个关于芒果TV数据管理的思维。这意味着全公司的所有数据体系有一个核心部分来进行管理推动,对于多个端口和万千数据有了一种重新审视的可能。“选准一个人,用这个人来带动你的整个媒体平台的需求往前推进。”芒果TV副总裁易柯明做了成功的分享。
构建未来:
用数据讲好故事
在当天的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3份蓝皮书,其中一份即《中国未来媒体研究报告(2018)》。“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和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化,未来媒体时代正在到来。”结合报告内容,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在网络视听数据论坛上作出如上分析。那么,在数据的驱动之下,未来的媒体生态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未来数据的应用上,泽传媒首席执行官杜泽壮首次提出 “回音壁”的概念。他谈道,新介质端传播从数量和时效两大方面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传播量级。网络化的浪潮产生了海量数据,这为媒体“回音壁”的职能提供了无数可能。媒体不光是“采编播”,而是“采编播传收”。在数据的一次次碰撞中,“回音壁”也将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不断传出回声。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