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0年后再“重逢”:头条寻人帮第200位烈士“回家”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上世纪70年代,邱爱英在福建省福清县上的邮筒投递出的一封信,要穿过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跨越长江与黄河,最后到达祖国南疆戈壁滩上驻扎着的星星点点的军营,在那个空邮还未起步、绿皮火车晃晃悠悠、交通欠发达的落后年代,一封信,要走十多天,才能送到铁道兵黄章森手里。
收到爱人的来信,是黄章森在军营孤寂生活最好的礼物。一封信,往往六七页纸,塞满了整个信封。
爱人工作变化、家长里短,甚至女儿的出生,这些生活中的大小事,远在边疆的黄章森都是通过信件得知。从1973年,邱爱英和黄章森相爱开始,信件是爱情的使者。
1979年,信突然中断了。
参军
65岁的邱爱英,早已退休。她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带10岁的外孙。自从外孙出生以后,她就和大女儿一家共同生活。
她和所有帮助子女照看孩子的老人一样,给外孙做饭,照顾孙儿的饮食起居。晚上6点多,外孙的托管班放学,她收拾出门去接孩子。
不过,10岁的外孙,从来没有见过自己外公,甚至孩子的母亲,对于自己的父亲,也没有记忆。
邱爱英的“爱人”--黄章森,是一位革命军人。上世纪70年代,他在祖国的南疆修建铁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铁路建设成为一项国计。此后的30年时间、40万中国铁道兵,走出家门,远赴边疆,在戈壁与山林等极端艰苦的环境中,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凿出一条条“天路”。他们的青春、奉献与怀念,因铁路交织在一起。
(南疆铁路建设历史图片)
1969年,高中毕业以后,黄章森没有跟着当时的风潮上山下乡,而是选择入伍参军,投入到边疆建设,报效祖国。这是他的理想,也是现实的选择:他的家境不是太好,父亲幼年去世,只靠母亲一个人,把黄章森和哥哥抚养长大。
从家乡福建福清县到新疆,隔着4500公里,大半个中国。黄章森随着部队,在荒芜的戈壁滩上扎起军营。他们将在这里“建功立业。”
当时,黄章森的文化水平比较高、能力出众,在部队的发展很好。他当上了所在部队的政治指导员,“跟着首长后面,做文书工作。”
“十全十美,什么都要争先进。”战友这么评价他。黄章森是球队队长,带着战士打球,去北京参加铁道兵部队的篮球比赛。
爱情
黄章森参军那年,22岁,未成家。
1973年,黄章森入伍的第四年,他从部队休假回家探亲。通过自己姑姑的介绍,他认识了19岁、在邮电局工作的邱爱英。
黄章森姑姑单位与邱爱英单位,相距不远。有一天,下班之后,邱爱英如约来到了黄章森姑姑的宿舍。她眼前的黄章森,“人长得漂亮,一米七四,个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
两人一见钟情。
此后,只要晚上没有工作,邱爱英都会到黄章森姑姑的宿舍坐一坐,聊一聊。“那时候不知道女孩子都想找当兵的,我们单位好几个女孩都找了部队的。其实找当兵的,又照顾不到家里。” 说到这里,邱爱英笑了起来。
当然,邱爱英自己也非常出众。“那时候有工作的女孩很少,我在邮电局工作,条件算不错的。”
不出意外,“准新郎”黄章森顺利得到了邱爱英家人的认可。当时邱爱英的大哥在地方政府工作,对未来妹夫的要求很高,“必须是党员身份,否则不同意。”黄章森通过了邱爱英的家人的“考核”,对他都很满意。
两个年轻人,彼此确定了关系。不过,由于邱爱英年纪尚小,为响应晚婚晚育的政策,没有立即结婚。到了1974年,黄章森再一次休假回家。两人成婚,喜结连理。
婚礼在冬天举行。黄章森坐车把新娘邱爱英接到了他家。那个年代,婚礼简单朴素,黄章森家置办了几桌酒席,招待前来道喜的亲朋。
孝子
“他是个好人,是个模范丈夫,是个孝子。”邱爱英这样评价自己的爱人。遇到晚班,邱爱英晚上9点多才下班,黄章森总会提前到邮电局等着邱爱英,俩人一起回家。
黄章森非常孝顺,每年探亲在家休养的日子,只要母亲下班归来,他总是立即站起来,出门迎接。对于邱爱英的母亲及家人,也是非常尊重。
婚后的邱爱英听婆婆说过一个故事。黄章森在部队服役时,一个领导的女儿对他有好感。黄章森在信件中针对此事询问母亲的意见,但母亲激烈反对。黄章森的母亲说:“我抚养你长大,你找个部队的女儿,四年才能回来一次,我死了你都不知道。”
黄章森很听话,就婉拒了。邱爱英说,“他觉得母亲很辛苦抚养他长大,他听妈妈的话。”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