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将与我们告别,这一年国内车市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这里罗列一年来网上点击率颇高的十大关键词,对2018中国车市作一简要盘点。
●负增长
进入2018年,狂奔了十年之久的中国车市疲态尽显。自今年8月以来,产销量正式进入负增长轨道,且正在逐渐加速。9月,新车产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均下降超过11%,传统“金九”汽车销售旺季宣告失效。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汽车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6%和1.7%,中国车市迎来21世纪首次负增长几乎已成定局,这种负增长是前几年车市激增的后遗症,并且很可能持续下去,由于政府层面救市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策略应对竞争。
●新能源车
今年,在充满萧萧寒意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枝独秀,继续保持高增长。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破百万,全年有望达120万辆。今年以来,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9.4%,插混乘用车同比增长147.7%,为纯电动的2倍多。由于主力厂家受传统燃油车高油耗的压力,短期内想实现油耗达标目标,主要依靠插混车型的推出,预计明年插电混动将有更佳的市场表现;在后补贴时代,综合性能更强的混合动力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自主品牌
今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销量裹足不前,除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和北汽新能源等少数企业表现突出外,其他车企表现乏力,低于乘用车市场的增长幅度。据榜单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众泰、北京汽车、东风柳汽等新车销量同比跌幅均超过了50%,中国自主品牌整体压力在逐步加大,两极分化加剧。曾经百花齐放的态势,在股权开放、“双积分”、合资价格下探、SUV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下,面临严峻挑战。
●造车新势力
近几年造车新势力开始进入视线,成为搅动汽车业的“鲇鱼”。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量产车集中落地的一年,不少品牌发布第一款产品或者迎来品牌的第一次亮相,几乎都扎堆电动车。2018年造车新势力算是勉强给出了一份答卷,然而2019年,自主车企、合资、进口的电动车产品将会越来越多,造车新势力是否有能力和它们一争市场,一切还是未知数。
●SUV
过去七八年,尽管整体车市进入“微增长”,SUV市场却风景独好。从2010年至2016年,国内SUV市场一直保持着40%-50%的高增长态势。但从2017年起,增速已开始明显放缓,今年1-11月SUV产销首次呈现下降,分别下降0.4%和0.8%。其实SUV市场下滑在情理之中,到2017年保有量已突破千万辆,触及天花板。与此同时,不胜枚举的品牌相继加入,大大超出市场承受能力。市场没有永不降温的热点,一旦高峰期退去,“蓝海”即变“红海”,这是正常状态的回归。
●二手车
今年二手车市场表现喜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前10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达到1133万辆,同比增长13.02%;前10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金额达7045.41亿元,同比增长5.78%。预测2018年中国二手车销量可达1400万辆,创历史之最。与此同时,二手车交易渠道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呈现出传统渠道与电商平台共存的新格局。二手车行业正从一个不受关注的边缘行业,一举成为热门产业。
●自动驾驶
眼下,无论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对自动驾驶技术热情高涨。长安、比亚迪、上汽、广汽、百度、蔚来等均着手研发自动驾驶,并掌握了多项无人驾驶技术。不过,从国内自动驾驶量产级别来看,大多处于L2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春天”到来尚待时日。
●库存压力
今年以来,汽车经销商库存始终高居警戒线之上,凸显严峻的库存压力。11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75.1%,环比上升8.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5.32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已创2013年开始发布库存预警指数以来历史新高。截至11月,2018年的预警指数已经连续11个月在预警线之上,这也是多年来首次出现。流通协会预计12月仍会是高位,所以2018年可能成为首次出现全年度预警指数全部在收缩区的年份;目前超过半数的汽车经销商新车业务已现价格倒挂,利润降到冰点。
●汽车金融
今年,随着车市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许多汽车金融公司积极转型,或尝试多品牌业务,或延伸汽车金融服务链条,连通线上线下,为用户提供选车、销售、金融、售后维修、保险等全流程服务,打造汽车金融生态闭环以构建竞争壁垒。再加上汽车消费主力90后对信贷的较高接受度,直接带动汽车信贷消费渗透率和直租、以租代购渗透率的不断攀升。据预测,2018年汽车信贷渗透率或达43%,互联网公司、传统车商及汽车金融资产端平台开始全速加码汽车金融。
●共享汽车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