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烽火传佳话忠诚铸丰碑

2018-12-21 17:2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烽火传佳话 忠诚铸丰碑

  6月15日,在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大会上,李宝善社长在讲话中用13个“不会忘记”深情回顾了人民日报的光荣岁月。最先讲到的就是:我们不会忘记,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留下的“八匹骡子办报,三千字里著文”的佳话。不由让人想起人民日报先辈们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用忠诚和热血书写的不朽传奇,而邓拓就是先辈中的一位典范。

  邓拓,1912年2月26日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原名邓子健,邓云特(另有一说为邓殷洲),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晋察冀军区政治部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创办了《抗敌报》。1938年4月,《抗敌报》改为中共晋察冀区委机关报,邓拓此时调入报社担任社主任,后担任社长。1940年11月7日《抗敌报》改为《晋察冀日报》,1948年6月终刊,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10年的敌后斗争中,在邓拓的带领下,《晋察冀日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晋察冀边区党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喉舌,被赞誉为“民族的号筒”。聂荣臻曾经给予高度评价:“大批革命的新闻工作者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晋察冀日报社的邓拓同志,就是最杰出的一个。”

  游击办报,舍生忘死

  《抗敌报》初创之时,办报条件极为艰苦,用的是原始的油印机,稍后改为石印机。邓拓千方百计从外地弄来几部铅印机和一些铅字。铅字不够用,又没有铸字机和字模,邓拓便发动大家自力更生,用土办法制作铅字。为解决夜晚排印报纸照明问题,邓拓发动大家把捻子塞进子弹壳再沾上煤油,点着了比麻油灯还要亮许多。没有印报的油墨,就收集老乡家锅底的烟灰制造。纸张困难,邓拓就派人在阜平、灵寿等地办起了手工造纸厂。

  在克服恶劣的办报条件带来的困难的同时,还要时时准备进行反“扫荡”战斗。邓拓将报社工作人员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由精壮人员组成战斗队伍,担任警戒、侦察和保卫任务;第二梯队是精干的办报队伍。战斗一打响,报社立即拉出精干的队伍,带着改造过的轻便印刷机、电台,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继续坚持出报。为便于转移,减少重量,只携带三千个常用铅字,大家就尽量在这三千个字内做文章。轻便的设备用八匹骡子就可以随时转移,这就是著名的“八匹骡子办报,三千字里著文”佳话的来历。

  1941年,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期,日寇“扫荡”频繁,办报既艰苦又危险。报社没有专属的警卫部队,全体人员在遇到敌情时就都成为战斗员,枪支不多,编辑记者基本是每人两颗手榴弹。邓拓坚定表示:绝不做敌人的俘虏,要把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颗手榴弹留给自己。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邓拓提出了“游击办报”的方针,敌人一来,大家分散转移,把机器器材埋起来,敌人撤退就迅速返回挖出机器器材办报。这一年的9月和10月两个月中,在平山县滚龙沟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庄铧子尖,邓拓带领大家将印刷机械器材埋了挖,挖了埋,埋了又挖,如此反复7次,印刷出报32期,创造了“七进七出”游击办报的奇迹。

  1943年,在晋察冀北岳一次最残酷的反“扫荡”战斗中,报社在灵寿、平山、阜平一带的高山沟壑中与敌人日夜周旋,有时与敌人相隔一个山头,有时四面都是敌人,报社还照常编写文章。有时枪声已在附近响起,大家催促邓拓离开,他总是说:“不要紧,敌人又不知道我们在这儿。”行军转移时,邓拓常骑着马带着枪,走在队伍的前头,随时观察敌情的变化。一次,报社从灵寿的陈庄后庄向五台、阜平间的白草坨转移,天黑进了北营村,准备在这里编印报纸。刚进院,就撞上了先到一步的敌人运输队,发生遭遇战。邓拓前面一位工人、后面一位马夫都牺牲了,他骑的马也中弹倒地。邓拓摔下来后立即站起,继续指挥队伍撤退。当夜,报社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邓拓马上指挥大家在草房里架起电台,装好机器,连夜出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月出版了26期八开铅印的《晋察冀日报》,邓拓撰写的社论就达20篇。当地的老百姓看到报纸坚持出版,了解到边区党和政府的声音,增强了信心,鼓舞了斗志。邓拓带领报社的同志们用热血和生命写就了光辉篇章,《晋察冀日报》出版的10年多的时间里,38位同志在战斗中牺牲,17位同志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病逝。

  送马接亲,赤子情怀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