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县级融媒体中心 跨步前行有标杆
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作为先行实践平台受到关注。
2018年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的元年。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对党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延伸和推进,意在打通群众信息获取“最后一公里”难题,既关系到新时期、新媒介环境下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又是重要的政治任务。
从政策层面看,尽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践较早,但在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后,县级融媒体建设更受业界重视;9月20日—21日,中宣部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并对在全国范围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出部署,要求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在全国的全覆盖,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11月14日,中央通过《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为今后县级融媒体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和推进要点,成为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顶层设计。
从实践来看,一些地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早已开始,如浙江长兴传媒集团、河南项城融媒体中心、北京延庆区融媒体中心等,并形成了长兴模式、项城样本、北京模式等。目前,重庆綦江区融媒体中心、山西上党融媒体中心、宁夏贺兰县融媒体中心、福建尤溪县融媒体中心、内蒙古东胜区融媒体中心等持续推进,为县级融媒体建设提供了新探索。其中,长兴模式形成了融合发展、智慧发展、品牌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四大理念,以及新闻本土化、栏目民生化、专题精品化、移动优先化、节目多元化、直播常态化六大策略;玉门样板形成了“新闻+政务+应用服务”的思路,实施了“一中心四系统+爱玉门APP”云技术构架的融合媒体共享平台项目;邳州模式则建立了全媒体“中央厨房”运行机制,形成以“邳州银杏甲天下”APP为核心的“两微一端”多平台移动传播矩阵,力图形成“媒体+政务+服务”布局,打造群众“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北京延庆区融媒体中心则建立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融媒体采编流程,成为国内“广电+报业”模式“中央厨房”的县级融媒体代表,为全国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经验和借鉴。
从关注度看,县级融媒体论坛相继召开,实现了学界与业界相互促进。如8月18日,“中国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与加强基层主流媒体舆论阵地建设论坛”在玉门召开;11月16日,第十三届中国传媒年会在成都召开,专门设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分论坛;11月20日,首届“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等,促进了学界与业界的交流。
县级融媒体建设顺应了新时代的政治要求,顺应了新时期人民群众信息需求和服务需求,顺应了新媒体发展趋势。作为引导基层舆论、满足基层群众信息与服务需求、构建现代化传播体系大厦的基石,县级融媒体具有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优势,这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在未来发展上,县级融媒体建设需要在本土化、内容、服务和经营上下功夫,发挥自身本土化优势,做好内容建设和服务建设,形成多元化经营,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一方面,要突出本地特色,服务本地生活。县级媒体具有本土化优势,要突出其优势和特色,也要服务本地群众生活,让媒体嵌入到群众生活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另一方面,要抓好内容与服务建设。媒体存在的意义在于内容,内容建设得好不好,有没有吸引力,是影响群众看不看、接收不接收的重要因素。服务作为媒体的重要功能,在当前人民群众需求日益全面多样化的时代,县级融媒体建设既需要打造特色内容,也要搭建好服务平台,做到既通过内容发挥媒体影响力,又通过媒体服务提升服务力,最终提升媒体公信力和引导力。此外,还要探索盈利模式,开展多元经营。无论是“中央厨房”还是县级媒体融合,盈利模式是推动其不断发展的保证和动力。县级媒体尽管在政策推动下能够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缓解资金压力,但若要长远发展,还需要形成独具特色的盈利模式,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