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册》封面。
《国家相册》内页,每幅照片都透着时代感。
新华社2016年9月起精心打造的《国家相册》第一季百集系列微纪录片节目,持续受到大众追捧,浏览量超过21亿次。日前,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编辑的《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家国记忆》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遴选尘封的老照片,制作系列微纪录片,继而推出纸质图书,《国家相册》不仅多手段多角度呈现了普通百姓生活变迁,也讲述了百年中国历史。尤其是新书《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家国记忆》,通过13个专题讲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了一份独特的纪念。
起于一部片:
小小影像穿越大时空
在图书出版前,火遍网络的是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节目通过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的讲述,对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照片背后的故事进行再挖掘、再采访、再解读,并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让这些静态的照片活起来、动起来、厚起来。
陈小波是《国家相册》栏目的主要选片人和讲述人。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选择照片的标准有4个。第一,这张照片一定要写满时代的痕迹,每一张照片信息量要非常丰富,背景也是那个时代独有的。第二是诗意化表达,陈小波说:“如果一张照片的好与时代没有关系,我们不会选择;如果这张照片特别重要,但没有达到拍摄的要求,我们也不会选择。”第三,情感力量,一张好的照片会令人头皮发麻、鼻子发酸、禁不住流泪。第四个标准是陌生感,“当大家看到照片后,会发出‘原来那个时代是这样的’感慨”。
通过讲述、音乐、特效、剪辑等一系列工作,读者从一张张老照片里穿越时空、回望历史,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闻丹青看过《国家相册》微纪录片后评价:“讲人情事理、讲人性故事,入情入理,生动感人。活用图片又不拘泥于图片,音频、视频全媒体呈现,这样的影像让人非常感动。”
成了一部书:
小小照片呈现大变化
宏大的历史叙事,被浓缩于一幅幅照片所定格的一个个历史瞬间——或是一个动人表情,或是一个经典场景,或是一个生活细节,使得人们在领略浩荡奔腾历史大潮的同时,也可以看清其中的一朵朵微小浪花。
从图文中能够看到个人的影子,从个人的变化中可以感受到家国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到历史的肌理。
对《国家相册》微纪录片中所表现出的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和表达理念的认同,成为商务印书馆与《国家相册》栏目组合作的基础。
“几十年来,新华社照片记录了普通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独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更多普通的中国人感受到了国家文明的进步,感受到了自己生活的变化,点点滴滴,新华社记者都进行了记录。”《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家国记忆》责任编辑柯湘认为,将《国家相册》微纪录片化视频为图书,非常契合当下读者的需求。
经过与栏目组主创人员的十几轮商讨和打磨,“高考”“包产到户”“货币”“股市”“赶集”“白菜”“发型”“服饰”“供销社”“电影”“自行车”“取暖”“通信”成为最终确定的13个专题和内容。
《国家相册》栏目导演郝方甲介绍,这本书除了收纳图片和解说词外,还加入了纪录片中没有的两个部分——亲历者口述与主创手记。“因为微纪录片每集只有六七分钟,内容高度凝练,有很多鲜活的采访内容和创作感悟来不及充分展开。这次栏目组专门撰写、整理了一批短小生动的口述文本,作为微纪录片的补充。”柯湘也表示,补充的主创手记和人物采访口述,丰富了书稿的内涵。
写了一部史:
小小故事讲述大历史
“《国家相册》最打动人的是宏大叙事与个人视角。宏大叙事全面表述历史进程,虽然单个故事只有几分钟,但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一段历史。个人视角强调个体体验,看上去是一张张照片,但每一张照片背后都包含故事、情感和意义,从而表现出浩浩荡荡的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说。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