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临近尾声,在这起起伏伏的一年里,我们一起见证了新生代偶像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我们也目睹了“老牌”综艺、“老牌”流量神话破灭的种种。记得在2017年末的时候,人们还回味着“嘻哈热”和“搞偶”的狂热和活力,回忆着文化综艺在这一年中给社会带来的感动和力量,大胆猜测2018年综艺将带来哪些新的潮流和爆款。可惜的是,2018年并没有如预期一般强势生长,而是在热闹声中跌跌撞撞。
偶像制造大年:量多但未必质优
如果说《偶像练习生》是娱乐节目“造星”能力的巅峰,那么《创造101》就是继“超女”后,社会给予强烈关注度的又一座里程碑。前者输送一大批各型各类的年轻男孩进入演艺圈,以风卷残云之势抢占综艺、音乐、品牌代言三大战场,足见这部综艺在选手塑造上的能力超群;而后者则因为持续不断的争议和讨论,诞生了两大话题人物——杨超越和王菊,成功将参与的观众从粉丝群体扩展到了“宅男”以及其他更多的女性,足见其在规则设置和话题炒作上一流的功力。但就在这两大高峰之后,不论是“偶练”系、“101”系派生出的偶像节目(《奇妙的食光》《完美的餐厅》《超新星全运会》等),或是由他们担纲主演的综艺节目(《野生厨房》《Hi室友》等),还是紧跟潮流推出的其他偶像类的选拔节目(《国风美少年》《下一站传奇》等),无不例外表现平平,难以出圈,甚至让普通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偶像和他们的粉丝也许为娱乐圈、品牌以及经纪公司带来了足以令人大吃一惊的能量,但是就作品层面来看,即使是目前产出最活跃的综艺,仍然不足以让我们期待明年能够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偶像们在短时间内出道,不具备充分的综艺能力,包括谈话能力、搞笑能力和对节目逻辑的掌握能力,这导致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不够抢眼,而这些能力并非是通过短期密集的训练就能达成的。
其二,流量时代给行业留下了一条捷径,那就是有粉丝就有收视,于是在第一批偶像出道后的短短几个月,多家视频网站先后推出了多部以偶像为卖点的节目,偶像和题材只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这些节目基本是“现成的节目模式+明星堆砌+匆忙上线”,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内容竞争力,也没有考虑选手和主题的适配性,更没有时间让嘉宾与节目内容进行磨合,这样出来的作品又怎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呢?行业仍然需要思考如何将偶像与好内容进行整合,而不是将“如何把偶像这张牌赶紧打出去”作为思考的出发点。
其三,自从偶像选拔节目诞生之后,粉丝的追捧、“饭圈”矛盾、主流审美的质疑、网络骂战……这些冲突虽然都是偶像经济起步时不可避免的,但毫无意外的是,这都将对刚刚起步的偶像产业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
“大牌”失灵:老牌流量接连扑街
与新偶像崛起相伴的,自然是老牌“流量”的萎缩。早年中国综艺刚刚引入海外模式时,观众对于新颖的节目内容和大牌明星都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但随着娱乐圈“人人上综艺”的趋势愈演愈烈,好综艺和原创综艺不断出新,观众自然已经不在乎所谓的“大牌”,同时也提高了消费的要求和品位。比如《幻乐之城》中的王菲,顶着“综艺首秀”的名头,其翻出的浪花也只不过是在社交媒体上存在了一天;再比如《中餐厅2》集合了王俊凯、赵薇和舒淇,飞行嘉宾也个个来头不小,但一整季下来,嘉宾之间的互动几乎没什么大水花。
其实有一个思路一直以来都是错的,爆款,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特定社会场景下的偶然性事件,我们可以去尝试分析爆款迎合了观众当下的哪些需求,但不能说爆款的制作方式就是一条准则。因此,对于制播方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立马复制生产线,而是应该找到观众被满足了什么心理需求,这与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有什么关系?未来这些需求是否会产生变化?
节目与明星嘉宾的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节目的核心永远不是明星。
垂类节目:小众的大众化
众所周知,一档综艺的类型由内容和形式两大基本元素来定义,当形式的创新有限时,想方设法去挖掘新颖的内容就成为了制作方的方向。尤其在《中国有嘻哈》席卷2017年夏天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小众文化+已知的受欢迎的形式”可能会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于是在2018年,我们看到了更多比较陌生的文化内容或者生活内容被搬上了综艺舞台,比如(更专业的)街舞、机器人、篮球(街球/职业篮球)、电子游戏竞技、电音这一类偏向于新潮的文化,一般会通过规则设置形成激烈的对抗和竞技,与目标受众——年轻人,潮流的年轻人相契合。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