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电影《流浪地球》自上映以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人民币,观影人次超过8500万,海外票房突破500万美元,创下了近5年来中国电影海外开画最好成绩。该片在海内外引发观影热潮的同时,还获得了良好的观众口碑,激发了舆论的热烈讨论,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2月20日,由国家电影局主办的《流浪地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该片的市场表现、主题立意、拍摄手法、制作水准以及对国产电影创作提供的借鉴意义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片在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阐释探索宇宙奥秘、思考人类未来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浓厚的人文精神,充分体现出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堪称中国电影由高原向高峰迈进过程中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更是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的里程碑之作。本版摘登部分专家发言观点,以飨读者。
以中国文化为基点的未来想象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电影《流浪地球》虽然不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片,却是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创作者只选取了刘慈欣原著小说中的一个小片段——地球在流浪过程中途径木星附近,木星引力激增,人类用智慧化解了地球将与木星相撞的危机。该片引人瞩目地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这种流浪地球范式可以说植根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己家园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对未来世界科幻命题的一种独特的想象和解决方式。
影片在构建起地球流浪的大背景之下,刻画了一个家族三代人物即老韩、刘培强、刘启之间的认同关系,突出了中国式家族认同传统的当代魅力。特别是其中有关父亲刘培强与儿子刘启之间的英雄主义认同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可以让观众更加重视和珍惜现实中的家庭、家族和家国同构等关系的基本意义。作品把叙述重心放在以刘启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地球卫士的成长历程上,讲述了他在姥爷、父亲以及周围人的引导下成长的经历,带有“主人公—帮手”模式的鲜明特点,体现了现代成长叙事的当代传承,有助于激发青年观众保护地球家园的豪情壮志。此外,该片还及时回应了当前生态文明面临的严峻挑战,致力于开阔宏大的宇宙视野在个体中的心灵建构,可以帮助人们树立起宇宙范围内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流浪地球》称得上中国式科幻大片的开山之作,为世界科幻电影宝库奉献了属于中国电影人的独创性建树。
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审美品性
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作为2019年中国电影的一部“现象级”大片,《流浪地球》是新时代中国电影体现大国气派、呈现大国精神、彰显大国实力、展示大国风尚的新标杆。影片着眼于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思考,用影像表达对地球未来命运的忧思,生动体现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远见卓识与使命担当,这样的高远情怀令人震撼。在好莱坞众多科幻电影中,面对未来,标准答案常常是美国最终战胜外星人、拯救世界。而《流浪地球》没有简单克隆这样的标准答案,而是提出了组建联合政府,天上地下结合,带着地球一起走的“中国方案”。它推崇各国、各民族平等和谐相处的理念,对地球这个人类共同家园一往情深,这是该片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时又吸纳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成果,将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做了巧妙的创造性转化的结果,也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近年来发展铸造出的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生动反映。
影片充满想象力,充分运用先进手段、元素,制作精良,成为标志着中国科幻类型电影走向成熟的新的起点。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党和政府高瞻远瞩,通过各种规划、设计,特别是通过各种计划,不断培育电影人才、技术、市场等力量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创作者不跟风,不盲从,不做好莱坞大片的简单翻版,不仅从价值观层面作出创造性的立论,而且在审美观念上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韵,在故事、角色、形象、视听构成等各个方面,把大与小、虚与实、动与静、情与理、悲与喜等多种对立因素做了有机整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和谐适度的审美品性。国产电影创作不仅要传承,更要有创新。因为传统习惯于“向后看”,而着力于未来想象、“向前看”的创作,在国产电影及相关艺术创作领域相对匮乏。所以,《流浪地球》的推出,对于培育与引领新的审美潮流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工业化滞后于艺术表达的状态正被改变
韩延(电影导演)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