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P概念的前瞻性意义分析
IP概念日趋流行,从影视业发酵进而影响到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重塑产业格局的关键。本文通过看似繁荣的IP热透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本质,从而把握其发展规律,使得IP对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有利作用。
IP概念 知识产权 互联网+ 文化创意产业
2015年,IP(知识产权)概念进入了大众视野,并随着BAT等互联网公司的建立成熟,从游戏界逐步扩展到了动漫、影视、文学等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中一直存在盗版侵权泛滥和优质内容培育缺失两方面的缺憾。对于版权保护的研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IP概念的衍生
回看当前文化创意和影视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是一个绕不开的促进因素,其在文化创意产业IP概念的衍生和发展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影视商业思维和泛娱乐化态势成为互联网+催化的两大重要方面,也使得IP文化在影视产业中大行其道。
互联网+时代,影视商业思维带动IP改编热
近年来,网络剧发展方兴未艾。视频平台的崛起、网络剧的盛行、大数据的应用,都与IP概念息息相关。“IP热”呈现的是互联网+时代一场有关影视产业运作的商业营销行为。2007~2015年,我国网络剧数量翻倍,平均制作成本从每分钟600元提升到了每分钟3万元左右。
网络IP剧的改编更是如日中天。例如网络剧《盗墓笔记》,上线仅20小时,网络播放量就上亿。IP积累的粉丝群为网络平台上的高点击率提供了保障,广告和付费方面的丰厚收益自然也不在话下。在利益的诱导下,网络剧与网络小说因可以互相改编而结合,更多的文化传媒公司开始争夺影视IP,从而使得IP越来越热。
互联网+时代,泛娱乐化态势奠定IP基础
IP产业包含文学、影视、动漫、游戏、音乐和衍生品市场等基本领域。IP背后实质是一个泛娱乐市场。泛娱乐指的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IP的粉丝经济,其核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角色或者其他任何被用户喜爱的事物。
泛娱乐战略的本质,是凭借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作为基础资源,进行跨领域、多平台的商业拓展。IP是基础资源,具有“种子功能”,利用IP的影响力,动漫、手游、话剧、玩具,甚至主题公园,可以衍生出一个丰富的全产业链。互联网公司因其具有雄厚的资本、强势的传播平台两大优势,更有实力与能力进行全产业链的开发,传统影视公司根本无力抗衡。泛娱乐态势通过互联网进行IP内容产业的策划改革,建造一个整体的优化升级的生态体系,从而使其在纵向的产品领域发展上更能体现自身优势,亦能够衍生出包括文学、动漫、影视等领域的精品,还可以为用户打造粉丝社区,进行内容融合,以反馈和评论等方式进行内容上的补充和丰富。
泛娱乐的本质就是粉丝经济,要做好泛娱乐,首先要做好IP。目前,在国内,大IP产业或泛娱乐产业中,游戏是最热门领域。此外,文学、音乐、影视等也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衍生品领域更像是IP产业可以深入挖掘的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这也是IP备受业界追捧的重要原因,丰富内涵和衍生的多元化使得IP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IP的全产业链开发就是指从版权交易到影视内容的制作发行,再到游戏、电商、实景娱乐、玩具等实体物品的销售,艺人经纪、粉丝经济等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这些的实质是通过对于影视产业版权的保护,进而使得正常的市场盈利最优和最大化。
IP的意义
IP的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反观2016年IP过热现象,透过看似繁荣的IP热看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质,从而正确把握其发展规律,使得IP为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其有利作用。
IP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
IP在改编电影市场格局和创新电影制作模式的同时,市场中亦存在一定的误区。互联网+时代,文化影视产业是传统的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发展,在传统的影视创作中,影视更多传递的是导演和编剧个人的艺术表达。而如今由于影视产业的内容来源主要是两方面——原创和改编,一个影视作品的发行从剧本创作和改编,再到影视剧拍摄难免受到大数据的影响,甚至部分剧本就是对网络上已经被受众关注的网络剧本进行改编创作拍摄的作品。IP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多元的市场格局和制作模式的巨大创新,但同时IP改编过热的现象也说明市场上作者原创力的缺乏,文化影视产业发展迎合受众,过多注重对其经济价值的压榨,可能忽略了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表达,显得过于功利。在业界公认的热门IP中,真正带有二次创造价值的IP其实屈指可数。我们的IP开发者不能仅仅考虑一时的热度,而应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IP内容的转换价值上面。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