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短视频:“水深”与“火热”之间
2019年春节,继“红包拜年”后,短视频拜年成为全新的祝福形式。同时,充满正能量的“四世同堂”短视频受到全球媒体关注,也激发了全民短视频内容的创作热情。
当下没有人会怀疑短视频的火热,可是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行业发展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变现之路是否顺畅?2月21日,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简称CSM媒介研究)举办了主题为“视界春早 趋势赋能”的短视频论坛,从不同视角对短视频行业2019年的发展进行探讨。
短视频火热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媒介消费呈现移动化、碎片化、视频化、社交化的特点,短视频凭借低门槛、强参与、强连接的延展性,正在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成为新一代社交语言。
“我们今天开会的楼下有一个卢米埃影城,100多年前,卢米埃兄弟的第一批作品《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其实都是短视频。”论坛一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凇就提出,与其说短视频是一种新兴,不如说是一次回归。
“我用3个词来概括现在短视频的发展,就是蓬勃、澎湃、膨胀。短视频发展的速度和效率是难以想象的,各个领域都迎来了短视频机会,大型文献纪录片也在研讨怎么用短视频来做,大型综艺节目会留出10%到20%的预算花在短视频上。”从短视频自身属性出发,冷凇也总结了短视频当前能膨胀式传播的原因:第一,推出的时机灵活,常常能切中社会热点,例如新年时期推出的《啥是佩奇》;第二,高度契合人的窥视性和猎奇心理;第三,满足受众自我欣赏的心理;第四,契合这个时代的探索和求知精神。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安认为,短视频火爆主要因4个需求:第一,自我展示需求(人们管理自己的形象,越来越个性化与精细化);第二,碎片化与即时化的视听需求(人们越来越强化对时间的管理与运用);第三,普遍娱乐和情感需求(人们对娱乐内容的享受和情感的宣泄愈加看重);第四,社会需求(人们对社会连接和了解的刚需)。
而随着短视频的发展,其文化也在随之变迁。张志安介绍:第一阶段,主要是公众向媒体爆料,这时主要是专业媒体对草根文化的吸纳;第二阶段,草根文化呈现主流化趋势,公众获得个体流量和影响力,手机让门槛大大降低;第三阶段,草根与精英文化并存,短视频平台成垄断趋势,视觉社会逐渐形成。
接下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发展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在冷凇看来,“一切皆‘视’(视频化)是5G技术带来的优势,例如天猫大量的货品都在视频化,把所有的内容都竖屏化、视频化,圈层内容运用创意的视频传播,能更便捷地走入大众生活”。
规模化变现难
以用户价值驱动市场变现,让资本市场加入驱动内容更好的生产,能助推短视频走向更优化和强健的发展道路,但短视频变现难是行业内的共识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新意互动NDC纽克互联副总裁李晶用了“水深火热”来形容。“火热”自然是指短视频当下发展的蓬勃态势,而“水深”正是指短视频变现难问题,“很多短视频以减压为主,轻松娱乐,但是一次爆款可遇不可求,不一定可持续。并且如何量化短视频的传播效果,现在并没有确实的数据证明短视频投入更加高效”。
视知TV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昌博也提到,规模化变现将是短视频行业未来将要面临的第一大挑战。经过多年发展,短视频的内容量和时长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积累,但与其相匹配的规模化变现却还没有出现。如何让客户认可?深耕行业,做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是途径之一,“这需要和短视频相关的所有机构参与进来,才能共同为行业赋能。汽车也好、母婴也好,如果真能帮助行业和个人解决问题,短视频是可以挣到钱的”。
李晶表示,从营销机构的角度来看,短视频行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吸引受众,第二点则是验证内容的转化力,帮助客户提升转化效果,为品牌带货。而最后一个挑战还是在客户重视短视频的前提下,如何提升作品的内容。“在很多厂商目前‘冬天’来临、预算缩减的情况下,短视频能更好地变现主要依靠两方面,一个是提高内容本身的质量,另一个是帮助厂商做好产品与内容的创意策划,更好地带货。”
除了变现问题之外,短视频火爆过后,内容同质化、低俗化等问题也有所显现。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