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探索“对话体”与“纪录片体”的混搭

2019-03-26 20:03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探索“对话体”与“纪录片体”的混搭

  与一般“串词+同期”的广播新闻专题不同,获广播专题一等奖的《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报道,开创性地采用了“对话体”与“纪录片体”的混搭——记者全程“隐身” ,两位采访对象直接对话,后期配以大事记的纪录片风格串联,使得全篇逻辑清晰、自然连贯、声音丰富,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前那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考试,标志着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千千万万的人藉此有了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这样重要的节点,各家媒体策划制作相关纪念性报道可谓是“必须”,如何制作出一档既深刻又有新意的作品,可以说是全国媒体共同的一道考题。这一专题用新老高三生两位嘉宾直接对话的形式,讲述40年间高考的变革以及考生个人和社会的巨大改变,在全国同主题报道中独树一帜。

  重大“老选题”的当下新思路

  广播新闻专题应遵循“价值要大、切口要小、严守规范、活讲故事”①的原则,用立意深远、以小见大来凸显新闻价值。

  查阅以往的纪念恢复高考10年、20年、30年的新闻作品,通常形式不外乎采访当年参加首次高考的“老高三”(多以名人为主),重温历史镜头与追忆自己的高考故事,或者是聚焦当今正在积极探索的高考改革,推出连续性多点报道,以展现变革事实、表达观点。

  对于纪念高考改革这样题材重大但又容易四平八稳的“老选题”,能在既有的报道模式中找到哪些突破的“小切口”,实现“大价值”呢?

  形式上的突破并不是核心,关键是要捋清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探讨的内容是什么,因为如果只是侧重历史,那么采访人物回顾自己的高考故事就较为合适,而如果是聚焦变迁,那么报道历年来的高考改革大事件或者探讨当下改革的方向也很恰当。

  倘若再往前迈一步,把两者相结合,找到经历了恢复高考的“老考生”和感受了高考变革的“新考生”,跨越40年,让历史和当下、故事与观点实现真正融合、直面交流呢?

  在构思过程中,记者考虑到,谈话一直是广播媒体重要的节目形态,在声音交互中沟通思想、传递信息、交流情感。②那何不把谈话引入专题之中呢?这就是记者为“老选题”找到的“新思路”——让新老高考生穿越40年对话高考,这种节目样态能更充分发挥广播的独特优势,制造双向交流的对话场,让听众如身临其境般聆听到新老两位考生的叙述与思考,化繁为简,更为真切地了解他们的高考经历和心路历程。

  想法有了,接下来就是找对话者。本篇专题的采制者都是在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跑口记者,但是即使预留了一个月的策划、制作时间,在高考前找到最合适的采访对象也并不容易。

  记者多方收集线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最终从候选者中首先挑选出“老高三”的合适对象——退休前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闫长珍。中学特级教师的身份让她不仅能谈及自己的高考往事,更对40年间高考的变革有深入的了解,能够言之有物。“新高三”的采访对象则是获得2017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认定的学生刘天瑞。自主招生一直是这些年高考改革中非常亮眼的一环,全程经历了一次最新自主招生的刘天瑞对此更有发言权。

  《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曾说过,“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③高考40年,其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让无数人的梦想照进现实。那么,以“小人物”作为切入点,讲述普通人因高考改变命运的故事,相信更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这样一来,这篇广播新闻专题的主要框架就确定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考生对话2017年将要参加高考的高三生,让新老高考生跨越40年共话高考,一场既有历史纵深又有现实讨论的、具有穿越感的对话就可以进行了。

  打破形式的界限,探索“对话体”与“纪录片体”的混搭

  区别于一般的广播谈话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没有主持人这一传统访谈节目的“必备要素”,记者也全程“隐身”。为了让对谈更加直接、真实,全部对话都在新老高考生的交流中产生,二人既是采访者也是被访者。

  考虑到对话者一方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生,为了不过多占用他的时间,这篇专题定为一次性现场录制,整个时长为一个半小时左右。这对于记者的前期准备有着巨大压力。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