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时代是一个媒体大融合的时代,文艺评论的传播媒介、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传播机制日益多元化。数字时代文艺评论传播体系建设是一个亟待关注的全新课题。当前研究尚存局限和可突破之处:第一,尚无数字时代文艺评论传播体系建设的专门研究,这一研究空白亟待填补;第二,相关研究视角相近,论述呈现同质化,应当跳出窠臼,另辟蹊径;第三,对于数字时代传播新趋势、新现象把握不够,或探索欠深度,可进一步探索;第四,对于文艺评论传播新形式、新特征关注不够,或研究欠严谨,可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网络文艺评论;数字时代传播体系;文艺评论传播体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8-0000-04
一、引言:关注数字时代文艺评论新特征
数字时代是一个新媒介层出不穷的时代,是一个媒体大融合的时代,是一个信息传播和信息接受方式突变和巨变的时代。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面前,消费者缺乏的不再是信息资源,而是对信息的独特视角解读,消费者需要各种评论来帮助他们更加准确、方便、全面地理解其中内涵,评论无疑是左右社会舆论、影响受众认知的重要载体,是直接展示立场和说明观点的有效手段。在如今的数字时代,话语传播出现去精英的草根化、零散琐碎的碎片化、层次被削平的扁平化、弥散蔓延的无中心化、无时空无领域界限的无边界化、解构历史的去历史化(甚至历史虚无主义)、去意识形态化、泛娱乐化、过度商业化等倾向,文艺评论传播也概莫能外,有很多问题亟待关注。
数字时代,文艺评论有了许多新的特征,这些特征无一不与数字化传播有关:第一,在传播空间上,以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最主要的传播空间。第二,在传播载体上,大量搭载非主流媒体特别是微媒体、自媒体传播平台。第三,在传播形式上,呈现出碎微化,即碎化和微化,样式、体量细碎化、碎片化,如同碎布拼贴一般;题材、视角微小化、微观化,微题材和微视角流行,具有后现代式的碎裂解构特征。第四,在传播主体上,表现出强烈的去精英化、去权威化、草根化的后现代文化特征,“作者”“评论家”的身份消解、日益式微;人人皆有话语权,人人皆是评论者(区别于评论家)的局面形成,尤其是在自媒体社交空间中。第五,在传播行为上,和以往有很大不同,体现了数字时代的鲜明个性,一是即时化,传播行为随时随地发生,时效性极强;二是互动化,这使得传播者和受众难分彼此,受众也成为传播者;三是语言泼辣化,评论风格大胆泼辣,不拘一格。第六,在传播对象上,以80后为分水岭,主要定位于80、90、00后的年轻群体,吸引新生代——也是网生代——的注意力。第七,在传播领域上,跨界化特征显著。关注数字时代的文艺评论传播,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进而发现研究空白,进行理论填补和学术创新,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数字时代界定的研究
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进行延伸,可以认为传播技术的发展走过了这样几个时代:从口语时代到书写时代(文字时代),从印刷时代到电子时代,从网络时代到数字时代。当下,我们正处在数字时代。
理解数字时代,首先要理解数字化技术。对此,尼葛洛庞帝(1996)指出:“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1]他进一步描绘了数字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其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我们跨入数字化新世界提供了指南。依据他的观点,可以认为:自从电子计算机发明的那一天起人类就无法摆脱数字化的命运,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类的一切生活形态都趋于数字化。
石义彬、熊慧、彭彪(2007)把数字化传播技术看作是全球化的重大动力引擎,从这一角度来认识数字时代,指出:“数字化意味着任何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等,都可以被转换成一系列由0和1组合而成的比特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被任意地复制、分割、拼接、重组以及永久性地保存和再次利用。借助数字化的信息传播技术,人们可以摆脱物质形式给传播带来的困扰,实现‘无重量’的传播,也可以使传播内容在全球范围内瞬间到达和同步接收。”并且认为网络媒体是数字时代的“宠儿”[2]。
三、关于数字传播体系的研究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