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一切向前走不忘来时路

2019-09-20 16:15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一切向前走不忘来时路

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的第一个县,工农红军于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两次途经此地,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俄界会议,在无比艰难的条件下攻克了天险腊子口,从而打开了通向陕甘宁根据地的星火燎原之路。

穿越漫长而深远的时光隧道,蓦然回首,这样一次史无前例的远征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今天,我有幸以一名记者的身份重新踏上这段红色的旅程,找寻当年的印记。

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的村史馆里,记录着当年红军在这里召开俄界会议时的点点滴滴。如今距离当年召开俄界会议已经过去了80多年,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也因为这次重大的会议被载入史册。

通过一道矮小的土门,进入到俄界会议旧址,如今,旧址内仍保留着当年开会时的场景。在这里,无需讲解员渲染,便能让我想象到1935年9月12日,一张小木桌、几把小椅子,大家聚在一起开会时的情景。

俄界会议的第二天,毛主席到达迭部县旺藏乡茨日那村。茨日那村的毛主席旧居是一座典型的藏式小楼,就是在这座小楼里,毛主席下达了务必以3天时间攻下天险腊子口的命令。

腊子口是红军从川西北进入甘肃内地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的咽喉。现在,硝烟散去的腊子口依然险峻,敌人的碉堡已经成为大家缅怀那场战役的一个佐证。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企图用天险腊子口将红军困死在雪山草地的阴谋,打开了红军继续北上的通道。中央红军自此摆脱了恶劣自然环境的困扰,也充分证实了党中央北上方针的正确性。

如果不是真真实实踏上这片土地,这段历史在我的记忆中也不会这么深刻。迭部县是一个藏族群众聚居的地方,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缺医、少药、少粮,减员非常严重,红军从这里出发时已经不足3000人,一些受了伤的红军战士不得不留在迭部县养伤,善良勇敢的藏族群众收留了他们,并帮助他们养病、疗伤。如今,那些留在迭部县的红军战士都已经相继离世,但他们的后代仍然生活在迭部县。

迭部县妇计中心主任唐玉玲的爸爸唐明久,祖籍四川阆中,11岁参加工农红军后跟随部队长征,13岁到达迭部县,因为年龄小,腿上又有伤,他不能继续跟随部队前进,就留在了这里。唐玉玲是听着爸爸讲红军长征故事长大的,她知道当年红军长征缺乏食物,吃皮带、啃树皮,在马粪里找青稞吃,朝夕相处的战友随时倒下再也起不来,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都是真实的。这些故事让唐玉玲从小就决定了一生的理想——当一名医生。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采访的时候,唐玉玲告诉我,她这一生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对老红军吴绍军的照顾。

吴绍军与唐玉玲的父亲同是在1936年跟随部队到达迭部县,同是13岁,同样留在这里。唐玉玲的父亲去世早,学医出身的唐玉玲总觉得心存遗憾。有一年,吴绍军在唐玉玲工作的医院住院,知道吴绍军和父亲有同样的经历后,唐玉玲对吴绍军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后来,唐玉玲就像照顾自己父亲一样照顾吴绍军。节假日休息,她都会去达拉乡看望吴绍军,吴绍军生病住院的时候,她会像女儿一样陪伴在床前。唐玉玲说,对吴绍军老人的照顾,让她觉得心里踏实。

其实,如果没有实地走一走,亲身去感受、去体验,就不能深刻理解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中描述的长征艰险。

重走长征路不仅是一次采访,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探索、对信仰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在迭部县,藏族与汉族冲破了民族的界限,互帮互助,团结一心;在迭部县,你家、我家,大家一家亲,这是长征精神的延续。重走长征路让我感受到最多的是坚持、是友爱、是感恩……

战争年代的长征永远地完结了,但是,建设伟大祖国的新长征已经开始。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作为一名记者,不仅要做好新长征路上的宣传者,也要成为一名新长征路上的参与者。

一切向前走,不忘来时路!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

澳大利亚脐橙 20个装 新鲜水果 节日礼盒送礼礼品团购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