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故事里的中国》:用经典影像向历史致敬

2019-10-31 10: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故事里的中国》:用经典影像向历史致敬

  演员现场还原《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经典桥段。资料图片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当胡歌扮演的李侠说出这句英勇果敢的话语时,《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一经典电影的感人场景又在电视荧屏上再现。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10月13日在央视首播后便引起热烈讨论,好评扑面而来。

  作为一档完全自主原创的节目模式,《故事里的中国》通过系统梳理与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从中选取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人物和故事,融合影视、戏剧、综艺等艺术手法,以此串联新中国的“影像艺术博物馆”,不仅重现经典,更挖掘了经典背后荡气回肠的真实印记和时代精神。

  走心访谈

  让亲历者讲述历史细节

  《故事里的中国》首期以《永不消逝的电波》拉开序幕,节目邀请电影中的原型人物的家人、战友以及1958年电影的主演,讲述当年的点滴故事。由田沁鑫执导,胡歌、刘涛领衔的舞台表演,则以演绎经典的方式向革命先烈和老一辈艺术家致敬。而未来的节目内容中,《平凡的世界》《智取威虎山》《渴望》等诸多经典作品也将陆续和观众见面,那些关于舍生取义、自强不息、孤胆英雄的中国故事,将唤醒70年来的峥嵘记忆。

  1958年拍摄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我党隐蔽战线工作者的电影。主人公李侠的原型,就是曾经用无线电波在上海和延安之间架起“空中桥梁”的地下党联络员李白。他长期战斗在我党秘密战线上,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牺牲了宝贵的生命。黑白电影中的经典画面让人难忘:在敌人即将到来的危急时刻,李侠争分夺秒坚持发完电报,向战友深情告别:“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节目主持人董卿邀请到当年影片女主角何兰芬的饰演者袁霞、影片原型人物李白烈士的孙子李立立以及当年接收李白最后一份电报的报务员苏采青来到节目现场,邀请他们登台讲述,深入挖掘经典背后的真实过往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演绎环节起到了铺垫情绪和深化主题的作用。进行现场演绎的胡歌和刘涛都表示,现场嘉宾的真情讲述又给他们起到了角色“铸魂”的作用,看了采访再登上舞台,心里更加有根。

  节目现场,当年电影的女主角袁霞讲述着当时拍摄影片时的点滴记忆,李白烈士的亲属将亲人的英雄事迹娓娓道来,全体嘉宾陪着苏采青一起,向烈士发出了一封明码电报:“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这样的互动,将真实与艺术结合,将现在和历史相连,也将整期节目推向了高潮。

  细致打磨

  剧本表演触动人心

  该节目是将优秀作品进行全新演绎,就离不开好的表演,只有细腻动人的表演才能真正让观众入戏,焕发经典作品的魅力。

  在《故事里的中国》第一期中,节目特别呈现了前期准备环节的剧本围读会部分,并在现场播放,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了解到节目准备的前前后后。在由戏剧总导演田沁鑫主持的剧本围读会上,演员们坐在一起,共同研读剧本内容、探讨表演方式,揣摩人物,字斟句酌每一处的语气和神态。除了剧本围读会,在正式演出之前,演员们还会换上戏服彩排,进一步探讨各人物的表演方式,努力将效果达到最好。可以看出,整个节目十分注重剧本的前期打磨,前期做好充分准备,保证了演员在最终演出中寻找良好状态,呈现最佳表演。

  除了前期的剧本打磨和表演探讨,节目还照顾到了不同的观众群体。从表演片段中可以看出,为了突出故事性和细节,节目组拍摄了诸多特写镜头,不少场景进行多机位拍摄,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观感更好。

  巧妙设计

  多重舞台特别体验

  除了动人的表演和真情的现场讲述,《故事里的中国》的另一亮点便是其舞台设计。

  在第一部分的采访环节,主持人董卿对当年的主演、亲历者等嘉宾进行访谈时,坐在离观众较近一侧的桌子旁。桌子呈三角形,主持人和访谈嘉宾各占一边,面向观众。在主持人对嘉宾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准备上台表演的演员和导演便会在另一个叫做“候场室”的房间,倾听主舞台处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这时的他们和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你我他一样,是观众。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