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活跃90723/51949.html">田间地头 提升90117/22539.html">田园温度
9月9日,全国知名媒体强“四力”走基层采访团走进句容,深度采访句容乡村振兴建设。新华报业集团 供图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的意义对于中国发展意义不同寻常。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由国务院公布。这一年被称为乡村战略元年。也从这一年开始,媒体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更加活跃在“田间地头”。
近日,围绕“乡村振兴中的媒体力量”主题,在第十五届中国传媒年会句容分论坛上,40多家媒体从业者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媒体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对乡村振兴产生的推动作用以及未来怎样继续发挥自身传播优势为乡村振兴服务。
善于打通“最后一公里”
“媒体助力乡村振兴,首先要融入乡村。通过融入乡村,融入农民,创造正向的乡村民间舆论场。”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认为,打通县域内的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县级融媒体在这个方面大有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合并归大类,而是改变传统媒体思维,推进媒体转型,适应媒体与县域城乡,特别是农村的融合,打通媒体与社会信息畅通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宋茂恩认为,万物皆媒的时代,媒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在万物互联传播的过程中,媒体传播的信息导致了信息流,信息流会带来人流、资金流、物流、服务流等。媒体把这些‘流’带到农村,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所以,媒体助力农村振兴,就是要用信息流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生态友好,最终实现人民幸福。”
在梨视频副总编辑汪庆红看来,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有3个方面:媒体要善于扮演沟通者的角色;在乡村振兴中要善于发现苗头,积极帮助农户想对策;要学会引智,要把智力引到农户身边。
融入乡间生产与生活
“实施乡村振兴,主体是农民,创造者和共享者都是农民。”谢国明说,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既有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村长、村委会主任,这样的带头人,也有投身扶贫脱贫政治任务的驻村第一书记,有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的能人,更有广大朴实勤劳、助人为乐、邻里和睦的普通农民群众,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应当深入乡村,扩大视野,挖掘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村群众的文明动人故事。因此,媒体要聚焦农村新气象,传递农民好声音。
谢国明还建议,媒体要跨界融合发展,助力产业振兴。跨界出圈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媒体融合不仅仅是这些新老媒体的重组,更要求媒体跨界出圈,融入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可以探索“全媒体+精准扶贫”“全媒体+乡村旅游”等新兴服务模式,将农业产品、乡村旅游与媒体传播相挂钩,将乡村元素融入传播内容,融入产品各个要素,为乡村振兴搭建新的模式和平台。
要按照“四化同步”理念,努力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先行探索,做出示范,力争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全国前列。这是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的5年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江苏省乡村振兴的规划,新华报业集团近两年一直在探索着新路径。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钱丽萍介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2019年聚合多方资源,组织成立了江苏乡村振兴智库研究院,一年以来,研究院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路径,为国家战略在地方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前不久,在新华日报社主办的首届江苏金融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峰会上,新华日报社携手金融单位正式发布了共同打造的江苏省品牌强农公共服务平台,希望以此打通金融助力农村发展的绿色通道。
努力消除“数字鸿沟”
“如果没有网络我们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宋茂恩提到,已经习惯了随时随地拥有互联网存在的人们,肯定无法适应没有网络的世界。他说,在当下,还有一些乡村没有通网络,这就形成了“数字鸿沟”。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