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形容当下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生态,或者传统媒体发展的环境时,常用的一个词就是“万物皆媒”。“万物皆媒”,意味着物体媒介化,平台多样化,在深刻改变社会行为方式的同时,也颠覆性地改变着媒体生态。颠覆虽然意味着重生,但对于专业媒体和媒体人来讲,“万物皆媒”这个词确实也带来了被边缘化的压迫感和恐慌感。那么,在“万物皆媒”的时代,专业媒体如何自我定位,突出自身发展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成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的一个方向性问题。
最近,《青年记者》杂志记者对话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陈玉林,就他提出的“媒融万物”观点进行了讨论。
“媒融万物”是媒体机构
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的转身
《青年记者》:陈总,您好!
最近看到您在一篇文章里提出“媒融万物”的观点,“媒”和“万物”,主语和宾语一换,颇有豁然开朗之感,很受启发。“万物皆媒”的时代,专业媒体确实要有这样明晰的目标和自信。从“万物皆媒”到“媒融万物”,这个突破性的思路转换,是怎么触发的?
陈玉林: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万物皆媒”和“媒融万物”两个概念的主体不同。“万物皆媒”的主体是“物”,核心主要是指物体媒介化的过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万物的媒介属性和作为媒介的功效被逐步挖掘出来。在这个概念下,原有的媒体机构被技术发展所驱使,显现出被动、无奈。“媒融万物”的主体不再是“物”,而是“媒”,并且不只是媒介属性,更强调的是媒体属性。媒体主动转变角色去影响所有媒介,从而改变媒体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关系,实现跨行业的融合发展。“媒融万物”概念的提出,正是体现了媒体机构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的转身。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来谈从“万物皆媒”到“媒融万物”思路的衍生过程。我们认为,媒体融合进程始终应该奉行“往受众在的地方去”这一理念,不仅要实现媒体(机构)内部的融合,也要实现整个媒体行业的融合,更要实现全社会跨行业的全面融合。从“中央厨房”到“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营,这一理念既是指导思想、设计原则,也在不断地在实践中被验证和深化提升。受众在万物,我们就要与万物相通,万物皆可用,万物皆可融。这不仅是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带来的客观变化,也是媒体行业必须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中央对媒体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促成了我们对“媒融万物”认知的进阶。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视察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全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对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精神,主流媒体获得全新感悟。此前我们讨论的多媒体、富媒体、全媒体,更多是从媒体自身的角度来考量和部署。总书记对“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重要论断,令我们深刻意识到“全媒体时代”已经成为新时代下整个社会的突出特征,我们必须从所处时代的视角和全社会的领域去重新定位和理解“全媒体时代”。有了这个认识上的突破,主流媒体就必须考虑如何切实地把“万物皆媒”的客观现象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这就倒逼我们迈入“媒融万物”的时代。可以说,“万物皆媒”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媒体看到的结果,“媒融万物”便是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我们媒体应该做的事情。
从传播规律、国家治理体系上
看“媒融万物”的可实现性
《青年记者》:“媒融万物”体现出专业媒体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的思维转变,确实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但是,现在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媒体人对于能否跟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脚步并不是很乐观。比如在技术应用上,我们很难和一些科技公司或者商业平台的研发能力相比,等等。那么,对于“媒融万物”,我们的“底气”在哪里?
陈玉林:媒体所处的传媒领域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学双重属性,我们只有通盘考量才能认清形势,借势而上。纵观传媒发展历程,媒体的每次迭代与新生都是由技术变革实现助推。在每一次新的传播方式发展的早期,技术进步都起着主导作用,技术强烈的引领、驱动,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代替媒体进行着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这个时期,媒体的既有惯性思维,让其难免会产生本领恐慌和阵地失守的感觉。但我们知道,在传媒领域,媒体生产、传播的是信息内容,引导的是正确的知识、思想和价值观,影响的是人、群体、社会,而这些都不是只靠技术就可以独自解决的。所以,一旦到了新型传播方式发展的成型、成熟期,社会学层面的属性就会凸显,就会占据主要位置,媒体应用的驱动作用就必须接过传播力的“指挥棒”,这就需要媒体机构、媒体人进入角色,完成使命。这是客观规律。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