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2日至3日,习近平对巴拿马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从2日晚上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在机场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到3日下午共同参观巴拿马运河新船闸,直到夕阳西下,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几乎全程陪同。在这次访问中,两国元首频频提到一个词——“共识”。《时政新闻眼》亲历习主席此访,为您说说一系列重要共识背后的故事。
习近平:“我同总统先生有一个重要共识”
12月3日,习近平来到巴拿马总统府,同巴拿马总统巴雷拉举行了会谈。
△一大早记者们在总统府外等候。(央视记者张嘉冀拍摄)
△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在门口准备迎候习主席。(央视记者关舟拍摄)
习近平在会谈时说,我同总统先生有一个重要共识,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一年前,巴雷拉总统访华时正值中共十九大闭幕不久,他在与习近平会谈时说,“完全认同中共十九大制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方针政策”。
△两国元首当天在这间总统办公室进行了小范围会谈。(央视记者李铮拍摄)
△这是两国元首大范围会谈之前的场景。(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当天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这是签字前的现场。(央广记者拍摄)
△这是当天签署的部分文件。(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在当天的会谈中,两国元首就进一步推进两国关系达成广泛共识。当天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还详细列举了达成的19项共识。无独有偶,去年11月,两国元首在会面时见证签署的合作文件也是19份。
从“160多年”到“1年半” 中巴关系在共识中前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第三项是:“双方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这个共识与中巴关系史上的两个数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是160多年,另一个是1年半。
△1854年,705名中国劳工由这艘“海巫号”帆船运到巴拿马,参与运河辅助工程——沿海铁路的修建。(央视记者谢晓光拍摄)
△第一批中国移民修建的巴拿马铁路。(央视记者刘骁骞拍摄)
△坐着老火车在100多年前修建的铁路上穿行,仿佛穿越了时空。(央视记者刘骁骞拍摄)
△中巴公园内矗立着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纪念碑(修建于2004年)。(央视记者周志国拍摄)
160多年前,搭载第一批华人的帆船历经艰辛,抵达太平洋彼岸的巴拿马。而一年半之前发生的一件事,让中巴友谊之船在历经风雨波折后驶入了正确航道。
△2017年6月,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巴拿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资料图)
中巴建交开启了两国160多年交往史的新纪元。去年11月,巴雷拉成为首位访华的巴拿马总统。他告诉习近平,“我今天登上了长城”。习近平回应说,“中国有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你毅然作出同中国建交的政治决断,又实现访华。这就是英雄好汉的壮举”。
△习近平访问巴拿马之前在当地媒体发表题为《携手前进,共创未来》署名文章。他说,中巴正式建交,对两国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盛事,对世界是一面昭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旗帜。(央视记者廖军华拍摄)
12月2日,习近平成为首位访问巴拿马的中国国家主席。在会谈中,巴雷拉说,巴中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很高兴我同习主席达成的共识得到很好落实。
巴拿马运河之上的友谊之船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