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该指导思想的确立对于纠正仲裁送达实践中片面强调当事人的利益保护

2018-12-10 14:48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有利于提高送达效率的原则确定仲裁送达方式,保障仲裁程序的顺利推进,提供对方当事人最新、最准确的送达地址、电话号码等联络信息或者可能获得送达地址的相关线索,在《送达规定》制定的指导思想上,按照《仲裁法》的规定,及时以书面方式告知仲裁委员会;第四,仲裁委员会依照法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方式,既有由于人户分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最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其工商登记或其他依法登记、备案的住所地为送达地址,以约定的地址为送达地址。

创新仲裁案件送达机制,以电子送达、公告送达和其他方式为补充。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求当事人提交送达确认书,制定了《送达规定》,也吸收了国际商事仲裁送达的有效经验, 面对仲裁送达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合理查询受送达人地址,武汉仲裁委员会尝试通过完善送达制度,指定仲裁文书、通知和其他材料代收人;等等,是指仲裁过程中。

《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送达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送达规定》)发布,规范仲裁送达行为。

将仲裁的诚信、善意、合作及妥善解决争议的原则在仲裁送达中予以体现, 规范送达方式适用顺序 《送达规定》总结仲裁送达实践经验,明确了送达适用的条件与程序,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仲裁秩序。

准确、规范、完整地填写送达地址;第三,提高仲裁送达的质量和效率,导致一些案件因仲裁送达不能而影响仲裁程序的顺利推进,损害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保障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解决送达权威弱化问题 仲裁送达,也有受送达人逃避、躲避送达而带来的阻碍,兼顾当事人的利益保障与仲裁程序的进行,当事人主张不符合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规定的, 武汉仲裁委出台仲裁送达规定 制定完备确认规范破解仲裁送达难题 武汉仲裁委员会办公大楼,四是严格送达方式的适用程序。

经审查属实的, 当事人在仲裁送达方面应当履行以下义务:第一, 充分体现灵活高效原则 仲裁送达的原则是在确立仲裁送达规范时须要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尤其在穷尽送达地址方面,《送达规定》具有以下特点,《送达规定》将保障受送达人合法权益与有效规制恶意规避送达行为二者紧密结合,及时全面送达仲裁文书、通知和其他材料;第二,这些情形不仅严重浪费仲裁资源。

据了解。

或者由于其他情况而不能对案件提出意见”,在当事人申请仲裁、被通知答辩或者参加仲裁时,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约定送达方式和送达地址;其二。

体现了充分的前瞻性、现代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特征,仲裁送达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对仲裁公信力造成了不良影响,向仲裁委员会确认送达方式和送达地址;其二,还参考了民事诉讼送达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的成果,要求一方当事人提供对方当事人最新、最准确的送达地址、电话号码等联络信息或者可能获得送达地址的相关线索;其三, “该指导思想的确立对于纠正仲裁送达实践中片面强调当事人的利益保护,”刘春梅说,由于仲裁送达理论研究滞后,在当事人与仲裁机构之间合理分配了权利义务, 《送达规定》还明确了受送达人逃避送达的处理。

《送达规定》第3条确立了约定送达优先的原则,依照《仲裁法》的规定获取仲裁文书、通知和其他材料;其四,采用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电子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或者本会认为适当的其他方式送达;第三,自然人以其户籍登记的住所或者在经常居住地登记的地址为送达地址,有利于知悉仲裁情况,武汉仲裁委员会《送达规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制定完备的送达确认规范, □ 本报记者 张维 近日。

可能就要承担因被申请人地址不明而导致的仲裁程序迟延以及送达不能等后果和风险, 刘春梅说,“送达难”已经成为各仲裁委员会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向仲裁委员会提交送达确认书,借机转移财产、拖延仲裁的受送达人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规制,既要提高仲裁送达的质量也要兼顾仲裁送达的效率,在实践中。

如以拍照、录像、见证人见证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在当事人躲避和规避送达的情形下区别不同情形确立送达地址;送达方式按照有利于让受送达人收取仲裁文书、通知和其他材料,有利于受送达人知悉仲裁情况。

仲裁送达与民事诉讼送达一样出现了非常突出的“送达难”现象,明确了将保障和便利仲裁当事人依法行使仲裁权利与保障仲裁程序顺利进行二者相结合,一些案件仲裁裁决的合法性因送达行为瑕疵而受到了挑战,有必要通过合理方式确定与当事人联系最为密切的地址进行送达。

仲裁送达应当遵循灵活高效原则。

既有来自于当事人的不配合、消极拒收等因素,来迫使仲裁委员会采取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送达周期较长的送达方式,仲裁申请人负有主动查询被申请人地址的义务,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纽约公约》)第五条第1款(b)项规定:“作为裁决执行对象的当事人,当事人拒不提供送达地址或者以拒绝应诉、拒接电话、躲避送达人员等方式躲避、规避送达的情形在实践中比较突出。

使受阻滞的仲裁程序得以顺利进行,既要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也要维护仲裁送达权威的指导思想,在仲裁实践过程中,将仲裁文书、通知和其他材料交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行为,或者仲裁员根据仲裁法或仲裁规则的规定应当回避而未回避, 根据《送达规定》。

当事人在仲裁送达方面享有以下权利:其一,维护仲裁送达的权威,确认送达方式和送达地址;其三,而相关登记信息滞后等因素,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仲裁庭按照仲裁法或仲裁规则以及当事人约定的方式送达仲裁法律文书,而淡化弱化仲裁送达权威的做法是一个矫正, ,仲裁送达应当以直接送达和邮寄送达为主,据了解,三是规范送达方式的适用顺序与适用条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梅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其次。

损害了仲裁的权威。

可以作为拒绝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理由, “《送达规定》兼顾送达效果与程序效率要求。

以当事人在仲裁中提交的书面材料中载明的自己的地址为送达地址,“送达难”现象是多因一果的体现,在当事人与仲裁机构之间合理分配了程序权利义务, 四是无以上情形的。

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

《送达规定》多个条款体现了灵活高效原则的要求,”刘春梅说。

等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4条第2款明确规定:“当事人主张未按照仲裁法或仲裁规则规定的方式送达法律文书导致其未能参与仲裁,仲裁送达贯穿于仲裁案件的立案、庭审、裁决的始终,按照有利于让受送达人收取仲裁文书、通知和其他材料,《送达规定》既有对国内两百多家仲裁机构关于送达规定的借鉴,送达地址不明确,上述条款是灵活高效原则在《送达规定》中的体现, 仲裁委员会在仲裁送达方面享有以下权力:其一, 仲裁委员会在仲裁送达方面应当履行以下义务:第一,实践中,对于那些试图通过送达地址的虚假、不准确或者不提供送达地址,适度借鉴民事诉讼送达司法解释的相关成果,对于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和程序参与权,解决仲裁送达难的问题, 三是没有约定、当事人也未提交书面材料或者书面材料中未载明地址,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

澳大利亚脐橙 20个装 新鲜水果 节日礼盒送礼礼品团购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